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经过前两次病虫总体防治后,水稻病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田块病虫基数高,隐患大。当前水稻“一病二虫”发生态势:纹枯病进入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激增期,病情迅速上升;稻纵卷叶螟田间虫卵量不平衡性大,部分田块残留虫卵量仍然较高。全区各级农技人员要坚持不懈,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精心组织,适时打好水稻第三次病虫防治总体战,保护功能叶正常生长,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1、纹枯病:目前水稻群体较大,肥料充足,田间小气候高温高湿等条件均十分有利于纹枯病病情扩展,当前水稻纹枯病处于水平扩展和垂直激增期,病穴率和病情指数急剧上升,8月14日水稻所系统田病穴率和病指为51%和20,较7月27日分别增长466%和809%,尤其搁田不好、田间杂草较多和前期防治不力的田块,病情较为严重。8月13—14日调查20块田,平均病穴率14.5(0—46)%,病指5.95(0—24.3),田块发生率100%,其中病穴率超过5%的达标田块占75%。
2、三代纵卷叶螟:据全区4个点田间赶蛾数据显示,当前稻田纵卷叶螟蛾量正在逐渐下降,预计四代稻纵卷叶螟8月20日左右进入发蛾高峰。全区8月13—14日抽样调查20块田,平均百穴虫量207.5(0—363)条,以高龄为主,百穴卵量131.3(0—350)粒,以末期为主,虫卵合计338.8(66—550)条(粒),达标田块86.7%。
3、稻飞虱: 8月14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白背飞虱百穴虫量60头,其中成虫16头,均为长翅,若虫44头,以低龄为主;灰飞虱百穴虫量152头,其中成虫36头,均为长翅,若虫116头,以中低龄为主;褐飞虱百穴虫量60头,其中成虫8头,均为长翅,若虫52头。8月10日水稻所系统田查见褐飞虱短翅成虫。8月13—14日全区抽样普查20块田,灰飞虱平均百穴虫量114(26—546)头,其中成虫14.4(0—68)头,若虫99.6(14—538)头;白背飞虱平均百穴虫量67(0—322)头,其中成虫11.6(0—18)头,若虫55.4(0—320)头;褐飞虱平均百穴虫量18.3(0—96)头,其中成虫4.8(0-36)头,若虫13.5(0-72)头。
二、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策略:主治“一病二虫”,即纹枯病、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其它病虫。
2、防治对象:全部水稻田。
3、防治时间:8月16—17日全面突击防治。
4、防治药种:每亩用4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20毫升+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克+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克兑水40—50公斤(3桶)小机喷雾或弥雾机兑水20—25公斤(2桶)弥雾。
少数发生叶瘟的田块另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克防治。
三、防治要求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统一防治时间。各地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技术宣传和指导力度,应用多种宣传手段,层层发动,把防治适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确保及时突击防治,杜绝时间上拖拉。
2、坚持配足水量,确保防治质量。目前水稻群体大,喷药时要求配足水量,上下喷雾均匀,避免漏喷少喷。做到治前上水,药后保水3—5天,确保防治效果;严禁田间无水喷药。近期雷阵雨频繁,用药前要密切关注天气,尽量不要雨前用药,若防治后4小时内遇到中等以上降雨,必须在雨后立即加大药量进行补治。
3、加强安全用药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近期气温持续偏高,继续提倡傍晚用药,加强人体保护,避免人身中毒;农药包装物要带离农田,以保护生态环境,禁止药后田水排入河塘,防止人畜和水生动物发生中毒事故;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及菊酯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