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稻鸭共作生态养殖技术要求
发布日期: 2018-08-01    来源:农业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稻鸭共作生态养殖技术,是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有机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养殖结合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稻鸭共作要求在稻田边陆地上为鸭子搭建简易鸭舍,以避风雨,以供憩息。每4-5亩田块设初放区20个平方米。在田块四周设置围栏,防御天敌、保护鸭子,简易的尼龙网围栏或电围栏均可。移栽稻特别适宜于稻鸭共作技术,栽植密度应适当稀于常规种稻。在鸭子从田间撤出后,待水淀清,才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尽量做到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或减少用量,确保施用时期及安全性。肉用鸭品种选择小中型个体、成年鸭每只1.25-1.50kg左右,如高邮鸭等。要育好雏鸭,7-10日龄放苗鸭入稻田。栽秧后水稻一活棵就要尽早放入鸭子,一般每亩地放12-20只。鸭放入稻田后自由采食为主适当饲喂为辅。水稻抽穗扬花时,将鸭子及时从稻田里收上来以免对稻穗造成危害。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