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小麦返青之后,是苗情转化关键时期,也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自去年秋播以来,我区气温总体偏高,降雨量适宜,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较快,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然而,全区小麦苗情不平衡性问题仍较突出,春季连阴雨渍害和病害的隐患较大。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小麦春季田管工作,抓住早春有利时机,落实好各项关键田管措施,强化分类指导,夯实丰产基础。
一、切实加强清沟理墒。我区春季历来雨水偏多,一旦田间排水不畅,加之部分田块根系下扎较浅,极易产生渍害。当前未开排水沟的田块,要抓住冷尾暖头、晴天适墒等有利时机突击开好内沟、外沟和围沟,做到三沟相连。已开沟的田块,要及时清理疏通,确保内外三沟排水畅通。
二、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按照“弱苗适当提前、旺苗适当推迟”的原则,重点抓好小麦拔节孕穗肥的施用。对返青时群体偏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麦田,要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重施拔节肥,每亩施用12-15公斤复合肥加5-7.5公斤尿素,有利于培育壮杆大穗。对于群体偏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田块,应适当推迟拔节肥施用,叶色不褪不施。同时要结合雨情、墒情适时追肥,防止肥料流失和挥发损失。
三、切实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针对目前部分尚未进行化除和化除不理想的田块,应严格按照植保部门提出的杂草防治意见,搞好麦田杂草早春补化除工作。
四、切实加强防灾减灾。要始终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立足于防,及早落实关键措施,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急剧下降,在“倒春寒”来临前及时灌溉可有效预防或减轻冻害发生。若出现0℃以下的“倒春寒”天气,要在低温发生后2~3天剥查小麦幼穗受冻情况,对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先浑浊、后发白、至枯黄)率超过10%的田块要及时增施适量速效恢复肥,促进动摇分蘖和小分蘖生长成穗。一般冻死率在10%~30%的田块,每亩增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超过30%的田块每递增10个百分点,每亩增施尿素2~3公斤,上限值不超过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