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政策解读> 内容
2018年是“2016-2018年度全省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收官之年,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关于“平安市场”创建达标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2016--- 2018年度武进区平安市场考核标准》(武平创办函[2017]1号)要求,以“日常行为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监管、重大疫情防控”为重点,创新创建工作机制,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完善创建工作措施,提档升级市场设施,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源头治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宣传动员、集中培训、督查指导、监管整治等多项工作措施,有效地推进了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开展。
经过市场主办方自评、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督查、现场验收、暗访打分和集体评审,决定认定常州市益丰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52家市场为“2018年度武进区平安市场创建达标单位”。
一、“平安市场”创建的初衷和背景。
“平安市场”是“平安江苏”建设的组成部分,此项工作根据省政府安排由省工商局牵头,已开展多年,三年为一阶段。
二、我区“平安市场”创建3年总体情况(2016—2018年)
(1)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创建机构。
平安市场创建活动是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到我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载体。我办领导高度重视,在接到市《2018年度常州市平安市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后第一时间召集区平安市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通报文件精神,原原本本学习相关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把握要求,结合武进实际完善了《2016-2018年度武进区平安市场考核标准》,进一步深化标准与工作措施。明确今年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针对我区与经开区管理体制的特殊情况及部分平安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发生变化的现状,重新对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成员等进行增补和调整,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沟通协作。一致要求各镇(开发区、街道)平安市场创建工作机构要以平安市场创建为载体,以排查、调处、化解各类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为重点,以健全完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为抓手,落实各成员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建合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为全区各类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广泛宣传,明确工作重点。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根据2018平安市场创建活动年度工作安排,4月份对各参创市场发放市工商局统一印制的《平安市场创建日常管理台账》、《平安市场创建基础管理台账》二套,《深化平安市场创建构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平安市场创建达标标准》张贴画三套,《平安市场创建达标标准》小型宣传资料100份,要求各参创市场及时做好台账、张贴到位、发放到位,并开展相关创建指导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及电视新闻媒体,结合我区创建活动情况,对平安市场联席会议及平安市场大检查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各商品交易市场利用LED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得到了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办理相应证照,在全区营造平安市场创建活动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去。
明确分工,加大协同治理力度。为积极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加强全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9月5日,牵头召开了全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会议,区发改、公安、农业、卫计、环保和安监局等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落实和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健全和完善了部门联动协作机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创建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市场监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确立工作目标,构建“职责明确、部门协作、条抓块包、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落实市场主体责任,推进市场综合治理。首先,要求市场主办方按照平安市场标准落实日常行为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各项制度,加强市场硬件设施管理;其次,要求市场主办方加强市场交易秩序管理,按照标准化管理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狠抓市场交易秩序的长效管理,固定摊位和店铺做到证照齐全、亮照亮证经营;摊位布局合理,明码标价,无摊外摊、店外摊。杜绝随意乱设摊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着力为消费者构造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第三要求市场主办方进一步加强市场综合治理,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短斤缺两、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劝导查处,对情节轻微的,做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投诉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处理率达到100%,;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确保了市场的安定稳定。
抓住关键,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辖区今年参创市场56个,市场经营活动多样,交易人员复杂,我们把人员防范和改进防控措施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一是建立和完善基础档案。充分发挥市场管理员的重要作用,通过摸查和资料收集,建立经营者治安档案、劳务人员治安档案,完善相关信息,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提供了必要依据。二是推进消防措施到位。我们协助市场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协助开办方定期组织经营者进行演练,排查整改消防隐患,清除违章设置摊床、摊位、经营用房等,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不断提高防范能力。三是督促市场开办方强化技防措施。我们通过座谈、实地指导等方式,不断督促市场开办方改进市场治安人员值班室、监控室、消防供水泵房、烟感、喷淋等设施建设,支持安装电视和红外线监控系统,积极帮助他们达到创建平安市场技术防范要求。四是切实帮助重点管控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我们通过个私协会,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违法犯罪案例宣传,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与他们建立帮扶对子,随时了解他们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治安队、辖区派出所的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经营者和场内经营者维护市场治安秩序的积极性,广泛深入地教育经营户树立治安防范意识,教育市场经营户出现治安问题要及时报警,积极协助公安部门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障了良好的市场治安秩序。
(3)强化职能,规范行政,全面打造放心消费的平安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管理职能,彻底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打造放心消费的平安市场。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确保新办经营户合格率达到100%,努力打造平安市场主体。通过经营户档案分类管理录入工作,规范了市场登记档案;开展查处无照经营行动,以餐饮服务、食品、饮料、药品、危险品销售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为重点。二是标本兼治,完善平安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设立并发挥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为居民和消费者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切实做到了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有假必打,有案必查,为维护消费安全,创建平安市场提供了必要保证。
(4)以“活禽市场综合治理”、“创建诚信文明市场”、“争创常州市平安市场创建示范单位”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市场经营行为监督管理。为确保我区活禽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武进区市场监管局的统一安排下,各乡镇(街道)多次组织市场监管分局、派出所、服务业科、食安办、兽医站、农林、城管中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活禽市场进行了联合检查整治。一是要求经营户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督查了各市场活禽经营户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消毒消杀等制度执行情况,要求活禽经营户对其销售的活禽必须持有产地检疫证明,杜绝无证经营或经营病死禽类的违法行为,并做好两本台账,即每天销售记录和每次消毒记录的台账。二是督促市场主办方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做好经营户入场查验工作,由市场统一收集、整理票据、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并做好台账。三是不断完善活禽交易市场的休市及消毒制度。督促经营户加强场地消毒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要求经营户自觉做到“三个一”:即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专项检查情况总体良好。今后各乡镇将在常态长效管理上下功夫,确保活禽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消费者买到安全放心禽类。
以创建文明诚信市场、争创常州市平安市场创建示范单位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平安市场创建工作上新台阶。通过创建,发现和解决管理难题,以标准来监督市场内部菜场、超市、餐馆等经营体实现科学有效的运转;以创建文明市场为抓手,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各创建市场的综合管理水平有很大提升,有利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有利于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有利于平安市场创建的全面开展。
(5)以“食品安全”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市场经营行为监督管理。开展食品质量监测,定期进行食品抽样送检,有效防范和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向市场。2、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确定市场主办方为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不定期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和清理,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行为,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证照齐全,资格合法。监督检查食品经营户的自律行为,深入督促其履行好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切实做到规范经营,守法经营。
(6)开展平安市场大检查,加强考核注重实效。武进区市场监管局以平安市场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相结合,确保全面完成平安市场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各镇、街道按照考核办法的文件要求,统筹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平安市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武进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改、公安、农业、卫计、环保、安监等区“平安市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对10个农贸市场和2个专业市场进行了实地抽查,通过对市场主体责任的落实、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健全、食品安全、农产品的检测、计量器具、消防安全、环境卫生、亮照经营等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于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了指正并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予以整改到位。真正做到积“小安”为“大安”,确保各类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达标市场见文件。
三、获评“平安市场”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参评的市场应当是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固定的交易场所,由市场经营管理者(市场开办者)负责自主经营管理,依法承担市场经营管理责任,有若干经营者进场经营,实施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
被评选为平安市场的市场应当落实组织推进、落实市场主办方责任,场内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详见2016-2018年度平安市场考核标准(细化指标)。
下一步,“平安市场”的创建工作将着重长效管理,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