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科教文卫> 教育信息> 内容
8月8日,潘家小学与手拉手学校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师交流座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举行。湟源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梁伟、教育科科长韩梅、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李生武等看望了潘小教师,对潘小师生长期关心高原贫困孩子表示衷心感谢。两校教师还进行交流探讨,共叙友谊,进一步推进两校手拉手活动。
湟源县旧称丹噶尔城,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被誉为青藏高原的“小北京”,自古以来是进藏的必经之地,因地势险要,被称作“海藏咽喉”。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就位于丹噶尔城老街的文庙内,文化底蕴深厚。在湟源一小,校长薛忠、副校长谈玲萍等热情地接待了潘小教师。在主人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湟源一小风貌。1918年湟源一小创建于前清协台衙门旧址,是湟源县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秉承“裕后宽宏,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伴随着古老的丹葛、噶尔城跨越了风云突变的两个世纪,她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已成为一卷历经沧桑的史书。
“善举常连两校情,美德广播爱心花。”在学校会议室,大家就手拉手活动进行了座谈。湟源一小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农民、下岗职工、农牧区迁来的居民及流动人口、打工阶层。其中享受国家低保的学生有300多名,特困学生有70多人,一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经常要接受社会的资助。近年来,潘小少先队员积极开展“你我心手牵,爱心满校园”献爱心活动,变卖废品、爱心义卖、节约零钱、捐出压岁钱,为手拉手学校贫困学子奉献爱心,热心帮助。8年来,共计捐款近10万元,帮助了众多特困家庭,给高原“小格桑花”带去了欢乐:200多个特困孩子有了新校服,全校新增3000多册学生喜爱的新书籍,120多名贫困留守儿童到省城西宁科技馆参观,去海北州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开阔了新视野。座谈会上,潘家小学向湟源一小捐赠5000元,用于孩子们开展读书活动。薛忠校长对潘小少先队员的大爱表示衷心感谢,建议两校孩子加强联系,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加深友谊。薛校长希望两校今后深入开展交流活动,他说,青海是格桑花的故乡,孩子们就像格桑花一样,恳请大家不仅要资助贫困的“格桑花”,更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传入丹噶尔城,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育美丽的“格桑花”。潘小教师表示赞同,表示今后将加强交流,深化手拉手活动。
在湟源一小,大家还观看了学校发展的有关影像资料,参观了校史陈列室,深入探讨了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关做法,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收获了许多感动。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湟源一小“裕后宽宏,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共谋新发展,共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