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热点回应> 内容
作为基层卫生改革的先行区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区,常州武进区以实施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区级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销售等为重点,全面推进综合医改,彻底破除了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形成了预防保健与医疗服务并重的工作格局。
6月29日下午,武进区召开深化医改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2017年医改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深化医改工作将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5项制度。7月7日,记者就此对武进区卫计局进行了专访。
问:武进区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所谓分级诊疗,表象是分,实质在整,就是要构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型诊疗模式,重点抓手就是建好医联体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在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加快推动制定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政策,力争医联体建设见实效、可持续,促进医联体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着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提高群众获得感。围绕解决群众实际健康问题,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机融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疾病入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力争达到70%。
问:武进在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首先是改体制,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制定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章程,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完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多渠道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
其次是建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探索建立以合理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有利于费用控制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的人员编制备案管理。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分配。
最后是精管理,推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探索在三级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疗费用增幅、次均费用增幅、药占比、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
问:武进区在继续提升全民医疗保障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以上。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50%以上,逐步扩大合规医疗费用范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孤儿、享受重残补贴的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免缴保费,其保费全部由政府承担。
此外对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孤儿等8类重点救助对象的医疗费实行二次补偿,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外,其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的救助比例高于70%,年度封顶线高于当地基本医保封顶线的50%。
同时,武进区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进药品采购改革基础上,还将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探索纵向合作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共建病区、特色专科和中医药服务倾斜。
问:武进区在积极推进药品采购方式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在市卫计委统一部署下,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入围品种基础上,建立药品供应企业谈判机制,按照“保障供应、价格合理”的原则与企业实施价格谈判,确认成交产品和价格。
此外,武进区还将积极参与并实施市级医用耗材和检验检测试剂集中采购。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探索在医联体内促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用药方式和途径,做好基层与区级医院用药衔接,满足群众基层首诊和下转病人用药需求。同时,制定《武进区短缺药品目录》并定期调整,加强短缺药品储备和采购管理,保障短缺药品临床供应。
问:武进区在切实加强综合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新阶段医改的推进离不开监管,为了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武进区将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抽查,建立各类违法违纪“黑名单”制度;积极推进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应用,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购药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及时、高效监控;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率的管控,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疗广告监管;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自律,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内审制度和信用档案,实施信用管理,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