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配置宜居宜业的多元化功能,构建起产城联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互促并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总体目标
围绕“强富美高”小城镇建设目标,按照深度融合的要求,借助常宜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通道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契机,进一步优化调整相关区域规划,多规合一,重点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民生实事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镇区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努力实现高新区、前黄镇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到2019年,全面达到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城乡建设
1、做优规划。以发展为目标,在全镇的总规与控制性详规(2016-2020)编制完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前黄、寨桥、运村工业园区的空间规划。同时以武进高新区南拓为契机,不断编制完善高新区与前黄镇一体化规划、农业郊野公园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内容,结合本轮土地规划调整,做实各村的村庄规划,努力实现多规合一,为我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2、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区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为目标,高效推进永安河拓浚、新孟河拓浚、常宜高速、锡溧漕河水利枢纽、苏锡常南部高速通道、环湖东路、凤翔路、凤栖路等工程的拆迁与建设;以保障工业园区顺利扩建为目标,高效推进扩建园区地块内的村庄拆迁,土地征收,道路设施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以保障保障重大项目落地,高效推进市、区重大建设项目;以保障全镇交通安全畅行为目标,高效推进敬业路、工业路、杨桥线、丁坊路、寨坊路、寨桥南环线、前庙路南段等多条镇主干道路提档升级以及赵家桥、谭庄桥等7座桥梁改造。
3、加强集镇建设。以配套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启动完成文雅园安置小区的三期建设工程,运村安置小区二期建设工程;以提升镇区面貌为契机,逐步推出相关开发地块的商业开发;以健全公共配套设施为目标,完成前黄状元文化园、寨桥文体中心、前黄人民医院扩建、运村分院、前黄幼儿园、前黄敬老院、前黄公交枢纽等系列项目建设;以推行农村宅基地改革为方向,结合新农村建设与重大拆迁项目的推进,强化五个村庄自建区的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力争在全区有地位。
(二)城乡管理
1、强化“两违”管理。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坚持“审批与监管并重”、“预防与查处并举”的工作思路,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动态巡查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联合执法,共同责任的格局。加大规划违法、违章建设、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强化对村的绩效考核,对占用基本农田实行“一票否决”,并且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确保新增违法用地零发生。
2、做精长效管理。以提升镇村市容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商业综合体、社区、集镇区及主要道路沿线等为重点,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按照“整治—提升—管理”的要求,严格工作标准,强化督查指导,扎实推进镇村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紧密结合武进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镇村市容环境提升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按照月报告、季检查、年考核的办法,明确季度与年度重点问题的解决,加强动态跟踪,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镇长效管理考核成绩力争位于全区乡镇排名前列。
3、提升集镇管理。以打造武进高新区南大门,全面提升集镇面貌为契机,完成前黄集镇区整治提升工程,重点开展集镇的交通秩序整治、店招店牌统一、环境卫生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建成景德示范路。逐步推进寨桥集镇区、运村集镇区的管理提升工程,力争建成集镇交通规范有序,广告栏牌整齐划一、垃圾分类收集的良好宜居环境。以大气环境提升为目标,全面开展堆场整治,力争取缔一批,规范达标一批。
4、做优土地管理。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工作,大力开展土地整治,优化用地布局结构,破解新增建设项目用地与量的限制的难题。根据全镇建设需求,有计划地推出相应地块,力争做到占一补一。以重大拆迁工程为载体,对被拆地块进行逐一排查,确定“增减挂钩”地块,三年完成600亩。同时,按要求逐步推进我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工作。
(三)城乡服务
1、加强建管服务。对应上级职能部门的简政放权,科室列出权力清单,不断完善宅基地审批、规划审批、土地征收、集体土地经营性入市等制度,设立业务接待窗口,明确审批、代办的相关流程与办结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廉洁高效优质服务。
2、加强物管服务。以安置小区管理为示范,建立小区管理服务制度,引导住宅小区逐步建立业主代表委员会,聘请物业管理,加强小区的治安防范、环境卫生、绿化、交通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房屋安全检查,确保不发生房屋质量的安全事故。
3、加强城管服务。以城管12319平台为载体,城管业务进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范围,队员工作职责,每日汇总,加强网格督查与考核,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城管联动管理模式,对平台受理的各项投诉进行分类处置,属于城管职能的由城管处置反馈,其他部门的则相应流转的各个部门,由各部门处置交平台反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领导机制,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次规范相关部门职责,成立镇工作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镇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不断完善项目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到位、协调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规划落地、项目实施。
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按照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有效、严密的建设、管理模式。在推行好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创建优质项目管理。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围绕重点项目,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在土地指标、建设资金、征地拆迁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撑,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注重加强技术保障,提高建设科技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队伍管理。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秉承“引进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对镇村建设管理队伍进行充实和提升。制定激励政策, 搭建成长载体,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工作活力。
前黄镇人民政府
201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