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湖塘镇、牛塘镇、高新区北区:
现将《武进区城区长效综合管理薄弱区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3月14日
武进区城区长效综合管理薄弱区域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改善市容环境面貌,根据区委、区政府“四治两建一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和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城区全面开展长效综合管理薄弱区域专项整治。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
以全力打造“整洁、有序、美观、便民”的品质武进为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容环境、规范交通秩序、优化商业业态、落实长效管理等措施,着力整治一批薄弱区域,培育具有武进特色的城镇管理新亮点。
二、整治区域和责任主体
根据市考评列出的重点问题以及群众呼声,确定4个重点整治区域:益丰菜场周边区域,责任主体为常州经开区管委会;中凉菜场周边区域,责任主体为湖塘镇政府;师源路周边区域,责任主体为牛塘镇政府;兴隆街周边区域,责任主体为高新区北区管理处。
三、整治标准
(一)基础设施功能完好。道路路面、人行道板平整、无破损,盲道设置科学、实用、安全;道路绿化统一整齐,形成体系,体现城市品位;各类井盖、临街杆线、配电箱等“城市家具”完好,外观装饰与街景容貌相协调;垃圾箱、公厕等临街环卫设施功能完好、布局合理。
(二)市容环境整洁美观。户外广告与沿街建筑风格、色彩总体协调,整洁美观,体现街景特色;沿街附属设施(防护栏、卷帘门、遮阳篷等)色彩统一、整齐美观、牢固安全;区域内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吊挂、乱堆放、占道经营等现象。
(三)道路交通通畅有序。科学制定设置方案,配建公共停车场,合理规划停车泊位;机动车辆有专人管理,停放整齐,无违规占道、逆向停车、占用盲道等现象;非机动车分类划定停放区域,管理有序,保持人行道通行顺畅。
(四)商业业态布局合理。按照各区域商贸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和构成、服务半径等因素,优化商业业态布局,提升各区域商业氛围。
(五)长效管理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薄弱区域管理制度,全方位、全时段,实行精细化管理,各类问题处置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利用延时管理、错时管理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准备阶段(3月31日前)。根据各薄弱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停车场、绿化、户外广告和建筑物外立面的现状,由区城管局牵头制定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二)全面整治阶段(4月1日-8月31日)。各责任主体根据规划文本,制定详细整治方案报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指挥部城乡精细管理工作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整治计划,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区城乡精细管理工作组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察,强化工作落实。
(三)考核验收阶段(9月1日-9月30日)。区城乡精细管理工作组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民意调查等方式,对整治区域逐一考核验收。对按时按标准完成整治任务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开展长效综合管理薄弱区域专项整治是提升城区环境面貌的重要举措,时间紧、任务重,各实施主体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围绕整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整治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资金,加强保障。各责任主体要加大整治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多方位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中凉菜场、师源路周边区域整治项目资金,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自承担50%;其他两个整治项目资金,按财政结算体制,由开发区自行承担。
(三)健全机制,落实长效。各责任主体要对整治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问题不回潮、不反弹,真正将薄弱区域打造成具有武进特色的城镇管理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