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农业局2017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014133381/2017-00001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7-01-05 发布日期: 2017-01-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7年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

相关阅读:

武进区农业局2017年工作打算
 

武进区农业局2017年工作打算

武进区农业局

(2017年1月)

一、指导思想:以“武进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指引,紧紧围绕“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两大指标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推动武进农业由生产功能型向生态休闲型转变。

二、主要目标:水稻单产力争650公斤,小麦单产力争350公斤;水产养殖产值9.7亿元;果品产值稳定在4.5亿元,力争花木销售额(含园林绿化工程)超250亿元;生猪饲养量保持20万头,家禽饲养量稳定1400万羽;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00亩;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9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73%以上;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000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5%以上,全区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农田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有助于防灾减灾建设,有助于建设洪旱兼筹、节水增效的现代农业。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整合部、省、市、区各级项目资金,力争明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推进设施园艺建设。立足资源特色,因地制宜,继续推进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力争明年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00亩,进一步巩固并提升高效设施面积占比。三是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技术成熟的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制定完善各项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大对畜禽、水产、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高效设施农业适用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二)加大引导服务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新举措、叠加资源、整合要素,为农业发展增强后劲。一是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严格按照区委 区政府三个政策性文件的目标要求,以示范区建设相关扶持政策为抓手,强化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和绩效化评估机制,推进示范区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二是适度调整种植业结构。进一步扩大武运粳30号、31号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农户适当压缩传统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提高单产;适度发展蔬菜基地规模,力争2017年“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三是持续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建设,重点巩固建设嘉泽、礼嘉、横山桥三大农业产业园区,力争新认定或提升一批市、区级农业产业园区,新建或提升园艺作物标准园1个,力争建成1-2个省级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扩大推广稻米水果标准化示范园、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以及水产养殖示范场的建设比例和规模,重点发展林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四是不断提升区域品牌影响。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花木产业企业、专业市场、农产品连锁专营企业和在农产品贮藏保鲜、开发农产品新品上投入大的企业,加快农产品转化;加强花木、林果、水产、畜禽、蔬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中国夏溪花木节”、“阳湖果品节”等区域品牌,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申报各类商标和名优农产品,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推进三品建设,重点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外购绿色食品原料等方式申报三品,确保“三品”续展率达95%以上。

(三)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积极推进智能农业在各个涉农领域的应用,为加快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巩固并发扬好武进水稻育种优势。做好南繁基地建设和改造工作,加强武运3264、武2917等新品系的示范宣传,加快培育一批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水稻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增效建立科技支撑。二是做好科技对接。强化各类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开展产学研科技对接活动,举办农业科普集市,加快引进并推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农作物、畜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新品种或相关先进技术。三是健全科技宣传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服务等工作,在全区建设2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深化示范站建设,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最基本的农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电商企业和农业服务组织,加快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争2017年新增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并依托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建设5个农民教育实训基地。二是扶持农产品电商企业。继续加大对各类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扶持力度,提高电商从业者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占比;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村,鼓励企业及种养殖大户开展电子商务,扩大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农机服务组织作业面积占机械化作业面积的比例达80%以上;引导合作社完善内部规范管理,探索和完善“银社衔接”、“校社共建”、“农超(电)对接”等模式和机制,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培育成为集农机规模作业、承接土地流转、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于一体的示范社。

(五)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业可续性发展。一是加强畜禽生产监管力度。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继续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对“雨污分离、干湿分离、还田利用”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优化畜牧产业布局结构,建立健全畜禽养殖长效管理机制,坚决禁止在禁养区内新建养殖场;规范生猪屠宰管理,严密排查和严厉打击私屠乱宰等违法行为。二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自然村有堆放点、行政村有收贮点、镇有收贮中心”的三级秸秆收贮体系;拓宽资源化利用渠道,引进秸秆利用科技型企业,帮扶收储利用量大的市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三是推进生态农业基础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物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加强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河浜氮磷拦截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继续做好“智慧渔业”智能化管控平台的研发与运行工作;更新优化蓝藻围栏隔离设施,升级改造藻水分离站,提升蓝藻处置能力;开展重金属污染监测,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减少因散户不合理施药造成的农药面源污染。继续开展农药使用强度监测。

(六)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积极履行各项职责,保障六大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建设,适场适地规范程序化免疫,提升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物资设备库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全面启用森林消防智能监控及指挥中心,推进专业扑救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建设好雪堰、横山桥、水稻所、嘉泽、夏溪花木市场5个植物疫情监测点,病虫害测报准确率要保持在92%以上,粮食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要严格控制在3%以下。四是加强对“平安农机”示范镇、示范合作社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做好农机、渔政管理工作,加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力度。五是加大案件查处和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监管平台效用,全面跟踪本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管控情况,确保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六是继续实施经济责任制考核,完善局系统场圃、企业管理机制。

(七)强化机关效能管理,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深化“三型”机关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党建责任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强保障。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三立三正”活动,强抓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坚持阳光操作,对所有农业项目建设,做到全程、全面监督,保障项目建设运行规范。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制度,多措并举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四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培训,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监管,为我区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