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常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划分方案》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安监、环保属地为主、责任监管、信息互通、有机结合的监管模式,提升防控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经镇政府决定从2017年起在全镇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为扎实推进全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绿色的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管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安监、环保基层基础建设,健全镇、村管理网络,建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建立镇、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两级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镇、村(社区)和网格管理责任人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监管中的职责,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无遗漏、全覆盖,达到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环保隐患整治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要求,逐步形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年无较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三、工作职责和措施
主要职责是:1、制定网格化监管方案,划分并建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管网格,明确各网格的人员和职责,编制网格化监管责任区域图;2、全面摸清和掌握本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采集相关信息,实施动态分类监管;3、确定本级网格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日常检查;4、对本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按照权限查处,配合镇级网格的相关部门进行调处;协助协调难以解决的问题。落实“六定”措施。一是定责任区域:每一个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为本村域范围内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二是定责任人:每一个网格的网格长为村主任;三是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数量、内容和检查频次;四是定处置流程:明确网格内对本级发现的隐患的处置程序;五是定信息报送方法:网格实行“月查月报”制,即对发现的安全环保方面隐患,以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共同协商处置方案;六是定应急预案:每一个网格均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努力实现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网格化管理作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强对镇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村主任为组员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各村(社区)必须成立村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所辖区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一个网格,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网格和网格责任人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要求进行检查、督查和考核,并将网格化管理考核结果列入部门和村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认真组织开展网格化管理的村(社区)进行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对网格管理责任人因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而导致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把推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村委电子屏、微信、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要广泛宣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宣传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开展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常识,为全面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推进过程中要不断地加以交流、总结和完善。要虚心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同时,各村(社区)要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信息报送工作,对工作中要求上报的材料和各自开展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时形成资料上报镇领导小组。
前黄镇人民政府
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