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现将《武进区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进区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常发〔2017〕11号)要求,现就推进我区“不见面审批(服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建立“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加快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全面梳理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除法律法规规定和暂不具备条件网上办理的事项外,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方式开展审批,力争8月底前实现“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3550”目标,到2017年10月底前,实现85%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做到“不见面审批(服务)”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使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政府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网上全程办理。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除涉密或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基本实现审批事项网上全程办理,大幅提高网上办事比率。推进审批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建设统一的公共支付平台。编制出台我区《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凡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开展网上监督评价、办理进度、结果实时查询。依托“12345”在线平台统一区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监管平台,凡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的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或网上咨询,详细了解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和其他相关事项。
牵头单位:区政府办、政管办、编办(审改办)、财政局。
责任单位:区相关部门。
(二)推进集中高效审批。积极稳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强化组织统筹,有序推进我区、常州经开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行政审批局,整合优化机构职责,集成共享信息资源,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一层全链审批”,大力提升审批效率,真正做到“办事不求人”,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
牵头单位:区编办(审改办)、政管办、法制办。
(三)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预审代办制”。在开发区、镇(街道)建立代办制度,为办事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无偿代办服务。对暂时不能实行全程网上审批及服务的事项,统一开展代办服务。公布代办事项目录,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建立代办服务评价制度,建立企业联系卡制度。加强代办队伍专业培训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工作激励与风险防控,逐步提高代办服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
牵头单位:区政管办、编办(审改办)。
(四)构建简约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结合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的审批模式,加强审批流程再造,重点解决审批“一长四多”等突出问题。打造标准化清单,实行一窗综合受理;对审批环节各待审要素,实行归口合并审查;对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等程序,实行扎口管理。推进投资建设项目“五联合一简化”工作机制,实行模拟审批、容缺受理,提高审批效能;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对所有证照,实行受理窗口统一发放,推出证照快递服务,由“快递跑”代替“群众跑”,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不见面。
(五)推行数字化“联合审图”。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电子签章、签名的推广应用,依托市统一的数字化“多图联审”平台,实行规划设计图、建筑施工图、消防施工图、人防专项施工图、防雷装置施工图、卫生和通信基础设施图“一窗受理、网上流转、联合审图、数字交付”,变传统的“人带着图纸跑”为“图纸在网上走”,有效解决“多图联审”功能不全、部门审查信息共享不够和图纸运输、存储、人工盖章不便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对象,压缩审图时限。
(六)清理规范涉建中介服务。全面清理建设项目办理过程中的各类中介服务,编制涉建中介服务清单,实现所有中介服务事项、机构、收费等,在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嵌入式公布。将清单内各类中介服务纳入建设项目办理流程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建立“中介超市”,实现中介机构从业行为阳光化、透明化,促进中介机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进一步缩短时间、降低收费、优化服务。建立统一的收费平台,加强对中介服务收费的全过程监管。
牵头单位:区编办(审改办)、发改局、政管办。
(七)推行审批(服务)结果“不见面”送达。推行审批(服务)结果“两微一端”推送、快递送达、代办送达等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办事企业和群众“零跑动”,进一步减少设租寻租的空间。
牵头单位:区政管办。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改革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加快推动改革落地。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和政策法规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凝聚各方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三)全面梳理“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依据标准化行政权力清单,全面梳理、规范和公开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明确项目(含子项)名称、办理要件、申请材料(含表单模板)、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具备网上办理的条件和要求等,首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由区审改办统一于6月15日前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暂时不能实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的,要说明理由。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权责清单为边界,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综合执法为手段,以线上线下制度链为保障的严格有效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建立奖励举报、惩罚性赔偿、联合惩戒等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五)明确责任分工。区政府办负责协调各部门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牵头做好各信息系统整合,区政管办负责牵头做好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12345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预审代办制度,依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五联合一简化”和数字化“联合审图”。区编办(审改办)负责“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总体推进工作。区发改局负责牵头项目投资在线审批的改革优化、对涉建中介服务收费的审核规范。区财政局负责公共支付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体系。市公安局武进分局负责户口办理、出入境有关证照办理、车辆和驾驶人员证照办理以及相关资格资质证明、身份认定等许可和便民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区市场监管局负责牵头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证照、“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负责牵头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区审改办负责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督查工作。其他区级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单位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相关工作。
(六)加大监督考核。“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列入区级各部门绩效考核和市县创业创新环境评价。建立“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考核督查机制,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部门,要启动问责、约谈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确保改革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