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索 引 号: 014133074/2017-00024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经信局  
产生日期: 2017-07-28 发布日期: 2017-07-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经信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相关阅读:

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区紧紧围绕“创新强区 实干富民”的主题,扎实推进各项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两化融合深化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9.6亿元、工业投入319.1亿元,分别增长13.3%和7.5%,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双过半”。

1、强化运行管理助力项目建设发展

做好运行监测,加强动态分析、目标管理和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协调化解环保手续、用地规划等开工难题,为腾龙汽车零部件扩能 (三期)、江帆高档减速机及空压机等7个项目解决项目建设困难。138个区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487.0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178.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99.4亿元,94个新建项目中,赛拉弗密集封装高效组件、同和纺机整机制造基地等8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新建项目开工率为85.1%。

2、聚焦智能制造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恒立液压高精密液压铸件智能生产车间”和“五洋纺机经编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成功入选《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年度典型智能制造企业推进案例,中车戚机厂、新誉集团被评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恒立液压被评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企业智能制造先进企业;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上半年完成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企业7家,认定省级贯标试点企业13家,认定省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3家、试点企业14家;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无线武进”免费WiFi项目累计登录36余万人次,累计使用网络流量14500Gb。

3、倡导绿色制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省、市、区“263”专项行动和生态保护引领区创建目标,积极推进淘汰落后化工、电镀、印染重点污染行业产能工作。严格落实“三控”要求,做好能源消耗预警监测,推进能源管理台账、节能监测、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与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化解淘汰落后产能等重点工作。武进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十家(全市唯一)绿色园区创建计划,灵通展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创建计划。

4、狠抓做强做特培育产业引领优势

围绕“既要顶天立地,又要满园春色”的企业培育目标,全面启动《武进区特色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着力打造武进工业智造300强。提升平台载体建设,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三星级平台2家,西太湖石墨烯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省2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被认定为中小企业石墨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推进 “四转”工作,新增私营企业36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900户。美淼环保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成长中小企业。

5、围绕创新驱动推动高端服务制造

组织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自主创新平台,以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为抓手,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常发农装研发的“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新型内燃机开发”等5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创新、电子商务、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灵通展览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6、积极服务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全区各部门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30亿元,全年预计可达50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上半年农行已新增审核通过我区20家企业的贷款申请,实际到位贷款总额6710万元。大力弘扬“双创”精神、工匠精神和“阳湖精神”,中车戚墅堰机车张忠被评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江苏制造工匠。积极打响“武进品牌”,组织江南实业等10家企业参与江苏发展大会的产品展示推介。广泛开展经营管理人员培训,预计全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6000人次。

7、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积极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围绕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武进“幸福树”等主题开展大讨论,主动走访前黄镇大成村39个村民小组共计631户,工业企业共204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与北街社区的共建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学习效果,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工作效能。

下阶段我们将全面贯彻区委十二届党代会二次全会要求和“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精神,加快推进产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做好运行管理、项目建设、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服务企业等方面工作,继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完成产值5013.0亿元左右,增长7.5%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1164.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左右。主要从6个方面着手加大工作力度。

1、突出目标引领,保障工业经济稳健运行。一方面,我们将强化目标管理,紧盯序时进度,分季分月分解目标任务,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增量保总量;继续加强运行监测,做好面上经济运行、重点企业、新兴产业发展的跟踪、督查、预测和预警工作。另一方面,围绕1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跟踪服务一批结构优、附加值高、效益好的重点新增长点企业,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加快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顺利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2、突出项目支撑,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积极跟踪138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进展情况,主动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力保138个项目上半年投资超过90亿元,94个新建项目75个以上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进度超过50%,新建项目开工率超过80%的阶段性目标。把企业智能化改造作为技术改造工作推进的主要方向,提升在建工业投资项目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技术改造投资对工业投资总量的支撑。全力招引大项目、产业链项目等,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3、突出淘汰换血,促进新旧动能换挡升级。一是紧紧围绕“263”专项行动,切实抓好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和“减化”工作,明确属地责任分工和实施“一企一策”,积极稳妥推进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和重组一批化工生产企业,尽可能将其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企业与新兴产业企业通过收购、技术入股、互换股权等方式嫁接合作,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档升级。三是继续抓好能源审计、清洁生产、节能监测、节能重点项目等重点工作和节能宣传教育工作。

4、突出政策导向,促进创新发展取得突破。继续瞄准智能制造、“互联网+”、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政策方向,全力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省级生态文明引领区建设。一是主攻智能制造。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强势推进,借力智造中国2017年会,主动对接智能车间、行业智能化改造标准,打造智能化技术改造遍地开花的新局面。二是深化两化融合。发挥行业典型示范,继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新要求;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资源共享和社会信息化项目。三是加力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从生产加工向增值服务、研发设计、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等环节延伸,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支撑促进的发展格局。四是着力培育特色企业。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成效显著的培育企业,在设备投入、绩效评价、智能制造、产业合作等领域加强扶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特色企业培育计划取得明显实效。

5、突出服务要求,营造地区良好发展生态。深入践行“三大一实干”活动,确保政企沟通顺畅,将走访服务企业常态化,积极宣传省、市、区政府减轻企业负担和扶持工业经济的各类政策文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当前外部发展环境仍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努力在生产要素、产业信息、扶持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继续做好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新增长点企业的服务工作,确保他们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6、突出从严治党,不断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四风”问题的反弹,积极配合纪检巡查工作。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狠抓作风建设,优化综合考核体系,锻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经信干部队伍。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