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以来,全区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市场运行发展总体情况
(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上半年,由于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节日比较集中,居民消费欲望较强,购买力得到了有效释放,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增幅呈逐月提升态势。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87亿元,同比增长10.4%,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0.6和2.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4.55亿元,增长8.1%,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2.3和0.4个百分点。
(二)城镇主导作用明显,农村市场增长迅猛。1-6月,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5.60亿元,同比增长7.8%,占零售总额的90.68%;随着农村综合配套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市场的购买力得到有效释放,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26亿元,同比增长44.4%,较一季度提高29.4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
(三)批发零售业支撑有力,住宿餐饮业回暖加速。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5.06亿元,同比增长10.1%,占零售额总量的90.5%,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7.6%。住宿和餐饮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发展大众特色餐饮,带动住餐业消费快速增长,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81亿元,增长14.1%,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高于零售额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3个百分点。
(四)网络零售额逐步提高,传统商贸企业分化显现。1-6月,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网上交易的零售额达1.59亿元,同比增长32.5%,较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出24.4个百分点,占限上零售额总量由去年的0.6%提高到1.2%,呈现总量与增幅双升的态势。网络购物渐成习惯的同时,商场、超市等实体传统零售增长依旧疲软,分化开始显现。1-6月全区限额以上实体商场和超市实现零售额7.48亿元,同比下降5.5%,低于限上零售额增幅13.6个百分点。其中,明都、大润发、乐购三大超市共实现零售额4.43亿元,同比下降1.5%,只有明都超市一家维持了5.9%的正增长,乐购超市零售额降幅达12.6%。百货零售企业八佰伴因亏本已于今年4月关闭,受此影响,富克斯商场零售额有所增长,1-6月实现零售额2.18亿元,同比增长8.6%,分别比去年和一季度提高3.6和2.1个百分点。
(五)亿元市场发展平稳,集聚效应日趋加大。近年来,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型市场快速发展,对我区消费品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1-6月,亿元以上市场(含汽车城)实现成交额395.03亿元,增长7.1%,有2家市场上半年成交额已突破100亿元,湖塘纺织城和夏溪花木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119.4亿元和108.34亿元。湖塘纺织城业务较为传统,转型较慢,同比增速只有3.1%,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花卉节、国际家庭花卉园艺展览会的顺利举办,夏溪花木市场影响力逐年扩大,1-6月实现了21.3%的高速增长。
二、分商品类别主要特点
1-6月,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销售情况来看,全区限额以上23个商品零售大类统计中,16个大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
(一)吃、穿、用等基本生活商品稳步增长。受上半年节日集中的影响,作为刚性消费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增速较快。吃的方面,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74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1.1和3.6个百分点;烟酒类零售增速由一季度的-1.2%提高至4.6%。穿的方面,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9.73亿元,增速由一季度的13.4%提高至15%,比去年提高7.1个百分点。用的方面,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0.9亿元,同比下降1.6%,但高于去年12.2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36亿元,增长14.3%,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
(二)居住类商品消费增长迅速。2016年下半年的一轮房地产热,直接带动了今年居住类相关商品的热销。限额以上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今年一、二季度零售额分别增长27.5%和22.3%,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0.0和13.3个百分点,维持高位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降幅由一季度-12.2%收窄至-4.4%,上升了7.8个百分点,显现出稳步回升态势。
(三)提档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随着时代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增强, 人们在健康、通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健康类消费支出呈稳步上升趋势,中西药品类商品供销两旺,1-6月,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3.53亿元,增长13.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与健康产业相关的体育用品类消费也呈现高速增长,同比增幅达60%。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通讯器材类消费扩大较为明显,1-6月实现零售额0.46亿元,增幅由一季度的15.2%上升至25.3%。
(四)汽车类消费增长疲软。汽车类消费一直稳居各类消费首位,占比超过60%,其整体稳健的增长是对我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随着我区汽车消费逐步进入饱和状态,销售总体疲软,1-6月,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4.5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去年降低4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的71.3%下滑至63.4%。
(五)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下滑明显。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少跌多,同时受汽车消费增长乏力的影响,石油消费市场低迷。1-6月,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76亿元,同比下降0.1%。比一季度下滑6.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一)电商交易发展仍显滞后。新经济形势下,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为主体的无店铺零售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不受地域限制的淘宝、京东等网商对本地实体店市场份额的分流不容忽视,百货商场、超市经营业绩下降较为明显。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网络零售额虽有所提升,但占比只有1.2%。
(二)新兴消费热点尚未成规模。消费市场仍以汽车、药品等传统消费热点为主,新的消费热点如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销售增长较快,但总量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较强的引领推动力量,上述三类商品零售额只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0.8%。汽车类消费在前期政策助推下,已得到较快释放,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逐渐从68%下降至62%左右,随着我区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汽车零售业快速增长时代终将结束,增速逐步回落至平稳状态,必将对我区整个社零增长的速度带来较大影响。
(三)居民消费外流情况严重。我区消费大多集中在一些基本生活用品领域,部分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人群在选择品牌服装、建材家具、金银珠宝等一些高档、大型商品消费品时,倾向于选择常州市区、无锡、南京等地区购买;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节假日期间选择“自驾游”、“跟团游”、“自由行”等形式外出旅行的消费者日益增多,由于我区相比较周边其他区市旅游资源略显不足,外出旅游带动了外地吃、穿、住、行、娱消费,新的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本地消费。
四、促进区消费品市场发展建议
(一)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实体转型升级。认真研究和应对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的趋势,制定更加优惠的措施,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来我区发展;加快投融资、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专业市场电商化转型发展,依托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引导传统老字号、众多中小商家主动适应变化,借力“互联网+”积极转型,顺应发展,促进电商消费快速增长。
(二)优化市场消费结构,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在满足居民吃穿等消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适时引导居民将消费需求重点转向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推动和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节日消费、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智能消费、体验式消费、无店铺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进一步挖掘和扩大消费热点。
(三)夯实消费各项保障,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加快我区富民步伐,落实全省聚焦富民各项政策措施,让消费释放出更大内生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进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方面改革以及各项民生幸福工程建设,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营造让消费者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带动消费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撰稿人:薛 明
核稿人:沈 勇
签发人:石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