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截至2016年底,武进小微工业样本企业共223家,其中正常经营的企业数量为144家,开工率为64.6%,比上季度回升了0.4个百分点。小微工业企业运行总体趋势向好,但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等依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一、运行主要特点
1.生产销售平稳增长。2016年144家正常生产的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7193.6 万元,同比上涨9.6%,户均收入327.7万元,其中78家样本企业实现了销售同比增长,占到正常营业企业的54.2%;主营业务成本41205.2 万元,同比上涨9.4%;工业生产电力消费1243.5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7%。
2.资产规模逐步扩大。144家正常经营样本企业资产总计60505.8 万元,同比增长8.3%,户均资产42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7881.3 万元,同比增长10.0%;固定资产净值16573.8 万元,同比增长16.7%。样本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4.4%,比去年上升4.3个百分点,总体负债在正常水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3. 招工需求小幅回升。抽样调查显示,小微企业的用工需求在连续下跌三季度后有小幅回升。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占比10.4%,比上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但只有0.7%的企业招到了全部所需员工,结构性招工难问题仍然存在,在缺少员工的企业中,57.4%的企业表示需要销售人员,22.4%的企业需要技术人员,18.7%的企业需要生产工人,1.5%的企业需要管理人员。
4. 流动资金压力扩大。调查显示:4.2%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很紧张(缺口20%以上),比三季度上涨2.8个百分点,11.1%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缺口20%以内),比三季度上涨3.9个百分点,反映流动资金基本正常和宽裕的占84.7%,比三季度下降6.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的收回也不容乐观,当前企业应收账款回笼速度和上季度持平的占75.0%,比上季度减慢的占23.6%,比上季度加快的仅占1.4%。一方面,库存商品的堆积挤占了企业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处于弱势地位,被拖欠货款的情况较多,因此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从企业的融资需求中也可以看出,本季度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达到11.1%,比上季度上涨3.9个百分点。
二、企业面临的问题
1.市场需求不足。144家正常经营企业中,对市场需求不足的认同率仍然是最高的,达到70.1%。样本企业订货量中,0.7%的企业高于正常水平,67.4%的企业处于正常水平,31.9%的企业低于正常水平。所接订单中,以短期订单居多,97.9%的企业接到的是一年以内的订单,其中3个月以内订单占比64.6%。企业接长期订单会导致风险提升,因此所接订单大多时间较短,但短期订单过多也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
2.人工成本不断上升。2016年正常经营样本企业中,反映用工成本上升快的占比53.5%;144家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达到6403.7 万元,同比增长10.6%,人均薪酬3.8万元,同比增长5.7%。问卷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普通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占1.4%,2000-3000元的占38.9%,3000-4000元的占54.1%,4000-5000元的占5.6%。随着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企业的参保率也不断提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到了40.7%、39.5%、35.8%、34.4%、32.6%,对职工保障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用工成本。
3.原材料成本依然偏高。调查数据显示,29.2%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高。其中,本季度企业主要原材料价格比上季度上涨的占30.6%,变化不大的占68.7%,下跌的占0.7%;而本季度的销售价格比上季度上涨的占4.2%,变化不大的占88.8%,下跌的占7.0%。产品销售价格不能与原材料的涨幅一致,导致原材料的成本不能转移到产品中去,缩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4.创新投入较少。在144家正常经营的样本企业中,拥有专利或独享技术的有8家,占比5.6%;63.9%的企业只需要采用技术要求较低的加工,其余企业的技术来源:8.3%选择外部引进,15.3%是自主研发,12.5%是委托或合作开发;此外,企业在技改上的资金投入偏少,没有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的企业占58.3%,技改投入较去年大幅增加和略有增加的分别占1.4%和10.4%,和去年持平的占27.8%,略有减少和大幅减少各占1.4%和0.7%。
三、发展的建议
针对小微工业企业当前发展形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
抽样调查的问卷显示,没有创新打算的小微企业占到45.1%,小微企业本身的创新意愿并不强烈,政府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其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中,缺乏研发能力和人才、对市场把握不准确的影响较大,分别占到22.2%和31.9%,此外,缺乏政策支持、缺乏合作伙伴、缺乏技术标准、资金紧张的影响分别占到16.7%、14.6%、14.6%和11.1%。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宣传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加强产业指导和规划,引导各类小微企业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配套率,鼓励小微企业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要立足武进实际,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切实为小微企业解决创业空间、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有效降低创新风险,积极推动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
2.加大宣传,优化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
近年来,国家针对小微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税收方面的优惠,但是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的小微样本企业仅有20.8%;没有享受到有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中,48.1%的企业表示享受门槛高,不符合条件,32.6%的企业表示对优惠政策不了解,还有11.1%的企业表示申请手续繁琐、享受政策成本高。好的政策要落实到位,真正地惠及小微企业,才能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宣传快、普及广的优势,为小微企业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流动、生产许可等方面提供信息,让小微企业及时了解到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简化办事流程,缩减不必要的办事费用,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以此减轻小微企业发展成本,让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