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青虾“红鳃病”流行情况与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 2017-11-06    来源:中国武进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青虾红鳃病,在常武沿滆湖地区俗称烂鳃病,一般5-6月份、9月份,水温在15-25度左右为该病暴发期。虾体从5、6cm左右到成虾均能看到此病,对极幼虾体是否也会患上此病目前尚不清楚。患有红鳃病的虾体质差,游动能力明显减弱,由于常武地区多为河蟹与青虾混养模式,患病虾体由于活动能力弱会被同塘河蟹捕食吃掉,表现为池塘青虾大量消失,6、7月份捕虾过程中青虾产量明显降低。同时,患有此病的虾体不耐运输,会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死亡,所以虾贩一般看到此病的青虾都会拒绝收购,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目前,武进沿滆湖地区此病的发病率每年居高不下,发病覆盖率大概在50%左右。因为该地区养殖模式的原因,较难看见死虾,养殖户只知道当年青虾产量减少了,但具体死亡数量很难估算。若以减产率估算的话,发病塘口减产率在10%-80%均有。

  同时,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一般多年未更新青虾亲本,实行同塘自繁自育的青虾发病几率更高,分析可能是与多年自繁导致青虾种质资源退化,抗病能力下降有关。

  就该病的防控措施方面,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有渔医尝试使用硫酸锌等杀纤毛虫类药物+杀菌消毒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也有人用0.3ppm的硫酸铜进行泼浇,发现在发病早期对防止此病的蔓延有一定效果,但发病中后期再用此方法就用处不大了。

  作为技术推广部门,目前针对此病主要建议养殖户的方法还是以提前预防为主,主要措施如下:

  1、定期更新亲本,每2-3年,即青虾每繁殖4-5代,至少更新亲本一次,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研发培育的“太湖1号”青虾新品为佳。

  2、有条件的在冬季进行干塘和彻底晒塘,此法对前一年患过此病的塘口和多年养殖的老塘最为有效。

  3、养殖前期注意水质调节,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很有效。

  4、在虾蟹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大蒜素等免疫制剂,增强青虾的免疫抵抗能力。一般每年投喂2个疗程,5月中旬-6月初为一个疗程,8月底到9月初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10-15天,最长不超过20天,有资料表明,投喂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免疫效果。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