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2017专题> 武进区“三大一实干”专题> 大转变> 内容
楼高了、路宽了、广场越来越多了,我区城市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跑得太快,难免细节考虑不够。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建设与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也浮出水面。
“菜场一直关着,摊位摆在外面,做生意会产生垃圾和积水,影响小区环境。”家住湖塘镇丰乐公寓的周女士告诉记者,丰乐菜场已关闭了近两年,至今没有明确何时开放,小区居民买菜不方便,经营户想着早点搬进菜场做生意。
除了丰乐菜场外的马路摊,城区一些菜场和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也遭到了不少市民的吐槽。在市民眼中,这都是长久以来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在新城上街一家药店上班的秦女士对城区的公厕有些看法。“真的急需整改,厕所虽小,却是关系每个人‘方便’的大事,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秦女士工作的店里没有厕所,每次都得去外面找厕所,有时是新天地公园的公共厕所,有时是小区里的公共厕所。但厕所的卫生状况都不尽人意,要么设施损坏,要么臭气熏天,这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相差甚远。
菜场脏乱、公厕少而差、卫生有死角……这些都是目前我区存在的环境短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这个问题,着重从补齐短板、完善细节上下功夫。区长戴士福曾指出,城市管理是武进各项发展中的短板,无论从上级考核还是百姓“获得感”上,都已经到了亟待提升的迫切关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让城市的“面子”更好看,而且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好。
为此,我区加快实施城乡精细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补长补齐这个突出短板。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部门,区城管局加力实施“推进大城管建设 实施精细化管理”行动。区城管局局长金旭兵表示,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区竞争力的需要。而在管理之变的背后,是我区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功能型旧有思路,向精细化、品质型理念的跃升。
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我区有关部门不仅将目标锁定在大街大路,还将走进背街小巷、社区中,管理的问题包括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次干道沿线垃圾等,并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品位彰显的标志性工程。我区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在全市的考评成绩是否有进步为目标,在精细化管理中实现城市管理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