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2017专题> 武进援疆专题> 图说援疆> 内容
——记武进援疆教育硕士陆永刚老师
“陆老师,你又回来啦!”“陆老师,我们想——你!” “陆老师好,陆……”门卫到高一教学楼短短几十米,学生惊喜的尖叫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这是陆永刚老师留任第一年、第一次走进校园时的特殊礼遇,就连送任领导也感慨不已:“难怪陆老师是选择留下来了。”
是的,因为热爱,所以留下。
2016年,已经取得教育硕士学位的陆永刚老师作为柔性人才引进到尼勒克武进高级中学,任教高一“武进班”和另一普通班,和在武进一样,同样面临满负荷的教学量。
尽管两个班级学生学业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但陆老师主动融入,直面困难,认准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适应了新环境,教学工作也步入了正规。他以亲和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以丰富的学识涵养获得了学校领导、老师的认可。
当第九批援疆工作组组建时,陆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想继续为尼勒克教育奉献青春与才智。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选择留下,他总是腼腆地浅浅一笑:“学生们这么真诚,我不好意思拒绝;尼勒克这么热情,我不好意思拒绝”。这就是陆老师发自内心的朴素而真挚的援疆情怀。
“学生或许有差异,学习有好坏,但他们一样渴望成功,一样好学。”陆老师朴实的话语里总是有着对学生满满的爱。两个班级,每天两套教案,每天两种教学方式,陆老师一直坚持着……中午,陆老师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在学校办公室泡一碗方便面,有时边吃边给学生批改作业、面对面给学生讲解。当了解到学生们学习基础差,他及时邀请学生周末补差、义务辅导。
陆老师说:“课堂上我更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有些数学专业术语他们学起来会比较吃力。”班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女生,学习基础十分差,数学理解也很困难,甚至一度想放弃学业。陆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关心她,课堂上不断鼓励她,休息时间利用QQ交流给她传递信心,激励她自强自立,真诚终于换来了这位同学感激、自信的笑脸,甚至主动申请周末跟陆老师补习了。陆老师不分民族、不分成绩好坏,凭着他的执着和努力,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教学成绩都优于同类班级,学生进步显著。
陆老师爱学生,也热爱他从事的数学教学工作。做课题,发论文,获嘉奖,年轻的陆老师教研业绩早已积淀深厚。在忙碌地教学工作之余,他始终在思考如何尽自己的专业所能,为提高尼勒克武进高中乃至全县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积极作为。
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陆老师为尼勒克武进高中全体数学老师开设示范观摩课、为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尽管忙碌,但陆老师依然坚守。每天回到驻地,陆老师总在备课、解题,经常熬到深夜。
“不想家吗?”援疆老师经常这样问。陆老师仍然浅浅一笑:“还好,女儿二年级了,很懂事,我们每天视频通话,包括家人,大家都一样,既来之,则安之嘛!”
沿着喀什河有一条从学校回驻地的路,陆老师和援友们时常步行下班,斜阳里,陆老师的身影拉得很长,背着双肩包的陆老师走得却更踏实。有时,他会驻足眺望皑皑雪山,凝听淙淙流水,深情地来说:“尼勒克的春天快到了,不久这里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