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为指引,以“依法规范”为中心,把握法治新要求,制定研究新课题,树立服务新理念,统筹推进征迁工作,确保完成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上半年全区完成征迁签约面积110万平米。我区今年重点项目主要有永安河项目、新孟河项目、随园地块、花园小学、中医院南侧地块旧城改造、城区棚户区改造等。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办主要负责指导、督促、推进项目的实施。通过帮助、指导乡镇研究制定补偿安置方案、深入一线指导责任主体实施,目前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前黄、礼嘉集体土地上民房及企业基本完成签约,计划于6月底完成腾空拆除工作。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也正有序开展。新孟河拓浚整治工程涉及湟里、嘉泽、前黄、雪堰、礼嘉五个镇共53.17万平方米,4月底开始启动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武进段)建设的实施意见》(武政发[2016]89号),5月底我办会同区水利局到各实施主体根据水利局出具的征地拆迁红线图进行了工作对接。长沟河片区旧城改建项目与武进市政公司就企业拆迁补偿安置达成协议,顺利签约,标志着长沟河公园建设最后一个矛盾节点彻底打通,保障了公园顺利建设。其他项目也正按序正常开展。
2、指导监督“拆迁安置”。一是根据《关于全区征地拆迁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实行统一备案管理的通知》,加强对牛塘湖滨路片区改造项目、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新孟河拓浚整治工程等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保障了乡镇拆迁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指导高新区、牛塘镇定向商品房分配。定向商品房安置是高新区首次采用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进行安置,房源配备、选房过程、房款结算和交付流程等环节与之前都有所区别。为顺利推进项目,我办多次前往高新区,对工作人员、拆迁公司等进行业务化培训,从安置协议签订、选房流程、房款结算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去年牛塘镇首次采用定向商品房安置,成效显著,今年该镇实施的湖滨路项目仍旧采用这种模式。我办主动对接,从房款结算、交付申报、维修资金计算、交付通知书发放和权证办理等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操作、强化意识,确保结算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指导湖塘镇永安河项目拆迁安置。按照“专业化队伍、一站式服务”要求,我办上半年多次前往湖塘镇,参加项目通案会议,对该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安置人口界定、产权调换房源的配备等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建议意见,顺利保障了项目的按期完成。
3、强化培养“抽调干部”。今年,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共抽调26名年轻同志赴征迁工作一线,分湖塘、牛塘、西湖街道三个工作组。我办于5月12日组织召开2016年征迁抽调干部动员及培训会议。区委组织部要求全体征迁抽调干部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作为;区征收办对全区征迁工作的任务、纪律要求进行了强调,并对“国有、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同时还邀请信访局副局长严俊、党校副校长王文辉分别就“提高沟通技巧、化解信访矛盾”“征迁安置工作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全体征迁抽调干部全面系统学习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掌握了工作方式方法,为更好地完成拆迁工作奠定了基础。三个乡镇分管领导分别与工作组进行了工作对接。全体抽调干部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征迁工作。
4、规范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我办根据集体土地上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备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完善方案:征地拆迁项目实施单位邀请项目所在地人大、政协委员参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论证会;尤其强调和要求论证会前各征地拆迁项目实施单位要进行社会风险稳定评估,通过以上措施,强化了项目备案管理制度的风险防范能力。上半年,已完成了礼嘉镇永安河项目、南夏墅街道电咖、车和家项目的备案管理,促进了征迁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地面附着物补偿新标准配套政策的调整。2月份起草完成的地面附着物补偿新标准(草稿)将提交区政府发文实施,该项工作对推进因征地引起的地上附着物补偿有积极意义。
5、积极创新“模式机制”。一是修订和推广全区统一的征迁安置协议。为进一步规范、统一全区征迁安置模式,化解征迁安置矛盾,避免法律纠纷,通过邀请区法制办、律师等共同讨论研究,在征求各镇(街道)意见基础上,上半年我办主导完成了全区统一的征迁安置协议,协议共分为4大类13套规定文本。目前,作为试点,我区的湖塘镇、牛塘镇、嘉泽镇和南夏墅街道等正在实施的项目已经使用修订后的征迁安置协议,下一步将逐渐在全区推广。二是进一步完善“司法强制搬迁”模式。在市区国土部门、法院的全力支持下,在中心城区率先试点启动集体土地“责交令”程序。积极参与市政西南地块被拆迁人蒋忠达等人对该地块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提起诉讼的应诉工作,目前一审已结束,进入二审程序。同时协助国土部门对市政西南地块被拆迁人蒋忠达、许云芳作出“责交令”,并全力与其他相关部门一起搜集有效证据材料,完成对该两户被拆迁人的一审应诉准备。轨道交通被征收人华文燕经区政府申请强制执行,由区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我办按程序在完成执行通知和执行公告后,华文燕权衡利弊于2016年1月与政府签约,并及时腾空交房,保证了该交通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麻塑地块被征收人汪秀户的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目前,区拆迁指挥部完成了强制执行的指导方案的编制,实施主体湖塘镇也完成了强制执行的风险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其他准备工作,将在近期组织强制执行。此外还对法院梳理的2起涉法涉诉案件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过研究后提出了处理意见,案件基本得到化解。
6、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年初完成对各征迁中介机构2015年度考核工作,已部署对各征迁中介机构2016年上半年的征迁工作进行信用考核。全年准入中介机构60个,其中13个评估机构,24个征迁服务机构,23个房屋拆除机构。因拆房机构资质调整,4至6月,完成对21个新入围拆房企业的审查工作。截止6月10日,共完成12个拆迁、13个评估项目的招投标,完成招标面积 49.4万㎡。上半年完成9个拆房项目的备案管理,共监管拆除项目14个,面积近53万㎡。强化细化对中介机构的行业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对行业管理的水平。
7、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前几年拆迁导致的矛盾纠纷比较集中,我办充分利用“区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委员会”这一平台,接待来访群众,调处矛盾纠纷。1-6月,共接待25次群众来访登记,督查实施主体调处事项7起,目前大部分事项已基本处理完毕。积极组织并参与章坚、王国并、潘维翔等重大拆迁矛盾纠纷的协调会。加强对重点信访户的稳控和应诉,1-6月引导进入信访程序3批(起)、进入政府信息公开2批(起),对其他来信来访及时做好解释劝说工作。目前,大部分征迁的历史信访结案已基本处理完毕,在全区每月的“维稳通报”中,征迁类信访矛盾所占的比例已明显下降。
8、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我办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5月初,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办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并对活动开展提出明确要求,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5月11日,区征收办组织召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
下半年,全区征迁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依法征收、情暖万家”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征收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1、进一步加强征迁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征迁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对征迁工作的要求确越来越高。我办将一如既往为各镇征迁做好服务工作,出好谋,把好关,从项目的补偿方案制定、备案、风险化解、协调解决节点问题等方面为基层提供专业的服务,推进征收拆迁项目顺利实施,保障全区重点项目顺利建设。
2、进一步加强学习创新,出台拆迁安置新政策。结合省政府第93号令,采用“安置人口结合被拆迁房屋合法建筑面积”的安置原则,尽快研究武进区级层面新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置政策,适时出台拆迁安置新的政策。
3、进一步加强方案研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我区仍有多个遗留多年的征迁难题,我办将与各镇实施主体统筹研究遗留问题处理的项目政策,统筹调配安置房源、定向商品房房源,统筹项目之间的政策平衡。
4、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安置管理工作。一是及时将定向商品房安置、货币化安置方面的好的新方法、新做法、规范性操作要点以及新的征迁安置协议文本宣传到各镇(街道),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乡镇征迁人员的业务素养。二是加强对拆迁公司从业人员关于即将出台新安置政策的理解和操作模式,加强对安置房结算、交付等流程的规范化培训。
5、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在本办全体党员中开展。下半年,我们将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主题、主线,坚持知行合一、以学促做,推动全体党员将所学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增强“四个意识”上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