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奋力冲刺“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决战之年,也是全面规划“十三五”发展蓝图的重要一年。我办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精神为指引,以“依法规范”为中心,把握法治新要求,制定研究新课题,树立服务新理念,统筹推进征迁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各种利益诉求显著增多,发展、改革、稳定等问题前所未有地紧迫。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办上下坚定信心,完善制度,鼓足干劲,强化督查,克服重重困难,加快科学发展,在武进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了征迁工作的新突破。
1、主要成绩
(1)“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征迁工作围绕省、市、区各类重点交通、建设、民生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提前对接编制计划,及时启动征收拆迁程序,确保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十二五”以来,全区共组织实施花园街改造提升工程、国泰减速机及周边地块旧城改建、麻塑公司周边地块旧城改造、体育场及周边地块旧城改造、湖塘实小迁建、苏南运河常州段航道整治工程等9个重点征收项目,沟南工业园、新沟河、高新区北汽等集体土地征迁项目,全区累计完成拆迁1750万平方米,保障了淹城周边带状公园形成、花园街常武接通、花博会激情绽放以及万达、吾悦、金鹰等繁华商圈的逐步崛起;保障了各镇工业集中区、商贸服务区、生活居住区、生态农业园的“三区一园”格局初步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2)“征迁模式”不断创新。在2012年花园街项目中形成了“阳光征收”和“司法强制”相结合的民房拆迁“花园街模式”。2013年“沟南工业园旧城改建工程”中形成了“依法规范”、“公开公平”的企业拆迁“沟南工业园模式”,并向全区推广。2014年,在重点项目中顺利启动国有土地“征收补偿决定”,在中心城区试点启动集体土地“责交令”程序,有效确保了项目的公平性。2015年,又着手研究“政府引导、村民自主、依法改造”征迁新模式,试点启动当日签约率就达100%。在近几年的不断摸索与创新中,逐步形成了前期手续完善、政策科学合理、补偿公平公正、程序依法规范、群众高度认可的“武进征迁模式”。
(3)“遗留问题”逐年化解。随着近几年我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十二五”初期的拆迁量都保持在400万平米左右,也造成了一些征迁遗留问题无法解决。至2012年底,全区集体土地上拆迁遗留的民房和企业计504户,直接影响到70个重点项目和地块的建设。2013年起,我们集中推进化解征迁遗留问题处理,建立了以各镇为实施主体,区拆迁指挥部统筹协调、区征收办加强业务指导的运行机制。至2014年已形成了“领导推动、区镇联动、部门互动、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安置分房”步伐加快。随着“十二五”初期,武进大量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至2013年底,全区在外过渡户上升至1.4万户。为加快拆迁安置,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降低安置成本,维护社会稳定,我们通过加快安置房建设、拓宽安置渠道、定点开发楼盘对被拆迁户让利销售等多种方式,把做好拆迁农民安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启动了湖塘长河花园、南田家园、中奥花园、牛塘卢家新苑、牛塘花园、横山桥荷怡花苑、牛塘绿建区项目、西湖街道、横山桥、嘉泽镇等一批安置小区的分房工作,共分配安置房、商品房20000多套。有效保障了被拆迁户及早入住,减少在外过渡的人员和时间。至今年10月底,全区在外过渡户下降至6000多户,为历年来最低。
2、主要做法
(1)机构完善是根本。创新和理顺了征迁工作组织领导和行政管理体制。2013年,顺利筹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区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并与指挥部合署办公,指挥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宏观统筹,征收办加强政策研究及对板块征迁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业务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建立区镇联动机制,各镇、街道成立“征收服务中心”,组织有经验的精干人员成立工作小组,领导干部亲自参与、靠前指挥。区委组织部和区级机关各部门积极支持征迁工作,抽调优秀人才到一线参与征迁实践锻炼,使全区征迁干部力量更加充实。
(2)部门协作出效率。有效整合部门职能和各类行政资源,全区各级各部门均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帮助协调解决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形成人人参与拆迁、支持拆迁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提高全区拆迁安置工作推进效率。
(3)制度健全强监督。我办加强政策研究、落实职责分工,先后出台了《“八公开一监督”制度》、《全区征迁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工作职责》、《征迁安置工作考核办法》等30多个规范性政策文件,逐步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机制、依法规范的程序机制、公开透明的操作机制及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规范全区征迁安置档案管理工作,出台《征迁安置档案管理办法》,2015年研究开发了全新的征迁信息化平台,使全区征迁工作更加透明、规范、高效、快捷。
(4)依法规范保公平。征收工作一头连着公共利益,一头系着群众权益。我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确保征收程序正当合规,确保公平补偿,坚决杜绝“前低后高”。针对极少数人的不合理诉求,依法采取“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和“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启动司法强制程序,绝不让先签之人吃亏。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征收项目,手续齐全、程序规范、补偿安置方案公平合理,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支持,赢得了被拆迁群众的理解;项目实施中共办理了征收补偿决定手续29个,全部通过法院判决或裁决维持,并通过依法强制执行确保了项目公平性。
(5)以人为本暖万家。政策以人为本是获得群众支持的前提,我们以“百姓利益为先”,综合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着“科学、务实、依法、规范、利民”的原则,以树立“三公”为目标,主抓四个环节,坚持“五个统一”。大胆创新思路,积极完善政策,努力拿出尽可能合民意、增民利的拆迁补偿方案,让群众得到称心意的安置、看得见的实惠,使公平公开的要求变为群众由衷的认可和真心的信服。真正使群众被拆迁的过程成为得实惠的过程,使群众支持城市建设的过程成为享受城市化成果的过程。
二、2015年主要工作
1、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今年,全区预计完成征迁面积100万平米。完成区重点征迁项目主要有:“武进电大及周边地块”(绿地外滩壹号)旧城改建项目、新沟河拓浚工程、青洋路快速干道改造项目、百兴华府地块(原针纺城店面房)收购项目、“随园西侧地块”旧城改建项目、礼加安置区地块、横林运河“四改三”配套工程、牛塘亚邦收储项目等。目前,除“随园西侧地块旧城改建”项目正在实施外,其他项目都已顺利完成。有力保障了全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另外,配合各镇集中推进了湖塘四季青二期、夏城路西侧地块、星河地块、广电东路段、西太湖塔下地块等历史遗留项目的处理。
2、有序推进“安置分房”。通过开发使用“区征迁信息平台”,公平、高效地实施了安置房电脑选房、快速结算、按期交付等工作。今年全区共分配了聚通豪庭、湟里湟墅花园一期、牛塘新苑、卢家新苑等安置小区及中奥花园、紫缘公寓、招商花园城等4300多套房源。另外,配合住建部门办理了长安三村等800多套安置房权证。
3、加快落实“重点课题”。一是研究集体土地拆迁安置政策。因省政府93号令颁布实施,我区集体土地目前执行的(2009)95号、96号文件政策需调整修改。为此,今年我办组织相关人员赴南通、张家港、宁波鄞州区等地考察调研,并成立了政策研究小组,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力争年前完成初稿起草工作,经部门审核后,明年由区政府颁布实施。二是房屋重置价格、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等配套政策的调整。三是出台征迁档案管理办法,指导各镇及时组织对原有征迁资料的清理、归档、移交、保管。
4、积极创新“模式机制”。一是试行“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全程公开”的征迁模式——“带条件协议搬迁”模式。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拆迁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同时,可以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今年4月份,该模式在奔牛镇九里村费家塘作为试点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当日签约率达100%,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二是完善“司法强制搬迁”模式。在市区国土部门、法院的全力支持下,在中心城区率先试点启动集体土地“责交令”程序。今年,我区已对国泰、四季青地块2户被拆迁户按“责交令”程序依法实施了强制拆除,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目前第二批小庙、星河地块3户“责交令”程序在正常实施;另外,对轨道交通、麻塑地块4户国有被征收户依法作出了“征收补偿决定”,并对其中的2户依法实施了强制拆除;同时按程序化解了12起涉法涉诉案件。有力保障了项目推进。
5、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全年准入中介机构59个,其中14个评估机构,23个征迁服务机构,22个房屋拆除机构。截止10月,共完成8个拆迁、7个评估项目的招标;组织征迁中介机构评估、拆迁、拆房从业人员培训3次,培训人员达500余人次。监管房屋拆除项目21个,面积达100万㎡。对中介机构行管理进一步细化,制定了详细的中介机构信用考核细则,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管理的水平。
6、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前几年拆迁导致的矛盾纠纷比较集中,我办充分利用“区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委员会”这一平台,接待来访群众,调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有55批次群众来访登记,督促实施单位成功调解32批(起),引导进入信访程序6批(起),对其他来信来访及时做好解释劝说工作。目前,大部分征迁的历史信访结案已基本处理完毕,在全区每月的“维稳通报”中,征迁类信访矛盾所占的比例已明显下降。
三、“十三五”及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全面实施,我国的行政管理,特别是征迁工作,也进入了依法规范的“新常态”。在“十三五”开局之际,我们将紧紧围绕完善征收拆迁政策、创新征收拆迁模式、提高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管理有效监督等方面,全面提升全区房屋征迁工作水平,打造武进征迁工作的“新常态”,主要思路为:
1、科学制定征迁计划,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服务和保障全区重点项目为中心,根据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科学编制年度征迁计划,做到计划早明确、资金早筹集、房源早安排、工作早落实,切实保障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要民生实事工程顺利实施。
2、完善征迁安置政策,又好又快推进项目。
按照“符合上位政策、前后平稳衔接”的总体思路,研究制定我区新的征地房屋拆迁安置政策。在延续和保持我区原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一是增加“上位政策”的刚性要求:如十八届三中全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精神;省政府93号令“按照与被征收住房面积相当的原则,或按照市场评估价格给予补偿”的规定。二是增加项目实施的程序性要求:如对全区拆迁项目统一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全区拆迁安置工作中推行“八公开一监督制度”,开展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三是研究出台系统性的配套政策,主要有“房屋重置价格”调整、“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调整等。
3、创新征迁工作思路,打造征迁工作新模式。
为适应征收拆迁工作的新常态,明年,我们将在集体土地拆迁项目中全面实施“备案管理”机制和“拆安同步”工作模式;在条件许可的旧城改建项目中,逐步推开以“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全程公开”的“居民自改”模式,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中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等,通过模式机制的创新,理清角色定位,更好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4、提高提升队伍素质,有效实施指导监督。
2015年,新的《行政诉讼法》修订颁发,明确12种行政违法行为法院必须受理,同时,征地拆迁列为中央和省巡视工作三大重点领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2016年,我们将以打造征收工作“新常态”为目标,按照“标准化模式、专业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征迁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和操作业务方面的培训,进一步严格征收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个征收项目能依法依规实施、顺利有序推进。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