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现就2016年全镇农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达8亿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3、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单产稳定在650公斤左右;三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单产稳定在360公斤左右。
4、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3500千瓦,各类农机具300台套左右。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其中水稻收割机械化水平达100%,水稻轻型化技术推广面积占总面积98%以上,其中机插秧面积占总面积85%以上。
5、新增高效农业面积0.1万亩,微孔增氧水域面积2000亩,简易果蔬保鲜库200立方,提升畜禽养殖、林果、水产等支柱产业,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创建农产品品牌。
三、全面把握农村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稳步实施农村改革,提升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水平
1、圆满收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完成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做好迎接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各项书面资料如入户调查表、公示信息表等的收集整理、各个重点环节如村民代表会议、信息公示等影像资料的采集保管,重点对验收中四个“一票否决”情况的梳理和整改。通过前期审核,确保每个村都能一次性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圆满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任务。
2、规范运行镇农村产权交易站。通过镇农村产权交易站的规范运行,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释放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双增收。
五、持续加强农村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树立生态农业的理念
1、加强秸杆禁烧工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继续贯彻落实责任制考核,全力提升作业机具配备、秸秆收贮、堆放点设置和保障等关键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真正让群众认识到秸秆不能烧、做到不愿烧。秸秆禁烧工作与生态补偿机制挂钩,通过补偿机制“一烧否决”来进一步增强各村在禁烧工作中的积极性。在秸杆的综合利用方面,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秸杆的打捆和收储进行补贴。加强对打捆机手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下一季作物的耕种。
2、做好村级绿化示范村创建的指导工作。加强绿化管护监管,制定细则,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严格涉绿审批,严禁毁坏绿化。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和生态拦截工程的建设和管护工作,通过新增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力促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积极配合做好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一步实施好大成村、漳湟村、红星村、灵台村、观咀村环境连片整治各项工程,有效提升本地水环境。积极宣传水法规,继续做好水行政执法及水资源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区水利局做好企业水平衡、节水型学校的创建工作。
4、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按照区政府要求,加大力度拆除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需拆除的猪舍、养鹅场,对常年存栏生猪200头以上、肉鸭10000只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调查上报,开展污染整治,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六、不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寻求村级经济发展路径
1、加强村级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和往来款项的专项清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考核内容,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加强村级财务收支预算管理,紧抓预算执行,严格把控非生产性开支的额度,杜绝超预算列支现象的发生。在控制支出的同时,各村要在“开源”这方面再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村组集体的资源、资产,通过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出租、转让等,争取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彻底清理核实村组债权债务基本情况,锁定现有债务,开展村组往来款项清理化解工作,包括债务清理登记、确认债权债务、公布债权债务、化解债务、审核统计等环节。
2、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提出经济发展方案,9个经济一般村要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逐步形成“造血”机制,实现长远发展。杨桥“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程要按照规划全面完工,重现古街魅力,打响知名旅游品牌。
七、着力强化民生事业,立足为农服务宗旨
1、积极实施好水利工程项目。配合区水利局做好永安河拓浚,新孟河延伸拓浚等水利工程项目,抓好河道疏浚、节水灌溉、机电排灌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做好本镇范围内泵站,涵闸及机电设施的管护工作,确保各类工程安全运行无事故。
2、高度重视做好防汛工作。加强汛前检查,针对险工隐患,及时整改。认真制订防汛预案,并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按照区防指对我镇防汛物资的储备要求,将防汛物资储备到位并做到定点、专人管理,集中控制使用,增补及时。对全镇各片圩区防汛工作做到定人,定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汛期各项工作制度,并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本地安全度汛。
3、为了有效应对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加强各类农业保险工作。对于基础保险,镇财政补贴水稻种植保险3元/亩,油菜、小麦保险2元/亩。此外,根据我镇高效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镇情,要做好高效农业保险工作。遇到出险情况,要配合保险公司与农户做好实地勘察、后期理赔等工作。
4、进一步强化畜产品安全监管。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做到规范检疫、严格执法。以全年计划及重点抽检、突击抽检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强化监测。疫情监测常抓不懈,确保全镇畜牧业稳步发展。
5、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抓好全年“三大防疫行动”,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及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员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与各村委及动物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责任状。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放《告全市畜禽养殖场(户)书》,并与规模场养殖户签订动物防疫责任状等措施,做好各种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疫情在可控范围内。
前黄镇人民政府
2016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