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为主线,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按照“践行二次创业,加速一体融合”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宗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我镇社会事业工作新局面。
一、应对职能转变和政策调整,紧跟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1、注重工作转型,转变计生工作重点。
随着卫生计生的合并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卫生计生科应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做好计生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探索家庭公共服务新方法,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
2、注重基础工作,增加计生工作后劲。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动态统计分析和基础信息核查,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的人口计生信息通报制度,推动全员人口信息共享互换格局;深化生育关怀行动,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提升队伍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注重协调合作,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的各项任务,推动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服务管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信息化互通制度,共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协会作用,形成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
4、注重群众需求,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以实现全民健康发展目标为重点,以“家庭”为核心,全面促进家庭保健服务。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做好避孕节育和术后随访服务,做好妇女病健康普查,满足育龄群众需求,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积极开展红十字会工作。一是利用“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博爱一元捐”等活动,关心和帮助特困人群。二是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开展“三献”宣传动员。三是建立村、社区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站,发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经常性开展活动。
二、以增进群众健康水平为主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做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常住人口的建档工作,建档率达95%以上。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规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2、强化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单位卫生监管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专项检查。同时加强对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
3、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前黄医院防保大楼、体检大楼、老镇长政府地块改造提升后投入使用,并创建二级人民医院。
三、适应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保障群众放心消费
1、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继续对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业、超市、学校等重点场所经常性的开展检查,对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不定期的进行回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基层监管、监督水平。
2、加强农村家宴管理。坚持农村家宴申报制度,加强对农村厨师的资质审查,对农村自办家宴三桌以上的举办户,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指导。
3、落实长效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网络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序地进行。
4 、认真做好物价工作。继续加强对学校、商店、集贸市场等单位收费项目检查,确保全镇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行为规范有序。
四、优化人才队伍和谐劳动关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着力促进就业创业。(一)努力完成就业目标任务。2015年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0人,扶持自主创业40人,求职人员信息采集300人,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二)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月”等专题招聘活动,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和服务率均达到100%。(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各类培训2000人次以上,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开展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和农村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加强市场用工求职信息的发布和传输。
2、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完善城乡一体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新增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二)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重点推进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加大对欠费单位的清欠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全年净增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300人次,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率达100%。(三)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强各方协作,做好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待遇审核、社会化发放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开展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免费健康体检和免费一日游活动,做好企业困难职工的认定和慰问工作。全面推进城乡居保经办服务,建立“四个不出村”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系统。实行全年经办。
3、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加大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落实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和高端团队引进计划。2015年计划人才引进总量830个,其中中高层次人才225个、海外8个。(二)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拓展新工种的开发;完成现代化指标中每万人高技能人员达600人的任务。(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拓宽服务渠道,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占比。
4、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着力完善和谐劳动关系调节机制。全力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及时指导用人单位化解因劳资纠纷产生的群体性事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法定时效内百分百结案。(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实现管理工作全覆盖。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三)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全力抓好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工作。
五、提升民政自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新水平
1、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加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健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推动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和投入多元化。进一步健全优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优待抚恤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义务兵优待政策。扎实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军休服务工作,做好困难退伍军人的帮扶工作。
2、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的扶贫与社会保障工作,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措施。对贫困残疾人做到应报尽报,确保残疾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做好助残金发放、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及残疾学生扶残助学工作。
3、以增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建立村(社区)减负增效长效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政社互动”。加大对公益性强、发展后劲足、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逐步完善民政社会服务信息支持体系,整合民政服务网络资源。2015年将在全镇20个村,4个社区全面铺开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
4、以完善养老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养老产业。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对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指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今年力争再创办一个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镇20个村,全面引导创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六、加强公共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1、继续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百姓文体生活。开展好春节期间的各类文体活动,如:元宵节大型广场文体新节目展演、戏迷活动、象棋比赛等;抓住春秋两季,开展职工乒乓球、篮球等全民健身文体活动,继续开展“社区天天乐”活动;组织参加区级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使文体生活进一步贴近百姓,丰富百姓业余精神生活。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达标任务。
2、抓好骨干培训辅导,提升村级团队文体水平。继续做好村级文体管理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举办相约舞步、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类培训班,使村级文体团队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文联、象棋、乒乓等协会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站作用,排演更多适合广大群众口味的节目,丰富老百姓生活。加强男子活动团队的培训,为之成为我镇的一道文明健身、和谐活动的亮丽风景线。
3、推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村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镇、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提档升级,维护服务,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安全使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2015年达到“10分钟体育健身圈”100%达标。镇文体中心加快建设步伐,力争2015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文体中心集阅读、青少年活动中心、声乐、舞蹈培训、健身、羽毛球馆等功能为一体,为我镇居民提供一个愉悦身心的休闲场所。
4、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促进文化市场有序发展。继续做好农村“2131”电影的放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巡查和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继续做好镇、村二级文化阵地的免费开放工作。做好我镇文物点的巡查保护和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
七、着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现代化教育有新发展
1、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等管理制度措施,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预案演练、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深化推进校车规范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校车安全工程。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做好运村实验学校迎接区督导评估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流动儿童入学“积分制”模式。加快推进前黄幼儿园分园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软硬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