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雪堰镇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索 引 号: 014133541/2016-0005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雪堰镇  
产生日期: 2016-12-25 发布日期: 2016-12-3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雪堰镇2017年重点工作

相关阅读:

雪堰镇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17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8250元,同比增长8%。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205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8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6%,重点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6%。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创新强区,实干富民”的发展主题,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引领、教育卫生事业、特色强镇建设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打好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攻坚战,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围绕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增量提质。产业集聚增量提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镇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再提速势在必行,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延伸产业链。

加速工业转型。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雪堰轨道交通配件、环保设备制造、汽车配套部件等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发挥创新骨干作用,争做行业“隐形冠军”;强化产学研合作,协调落实各类科技扶持资金,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实施质量强镇战略,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机械加工行业合作及资源共享,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全方位排摸资源,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以商引商、以民引商,推动产业链招商、重点项目引进、腾笼换鸟三项工作,提高工业发展后劲和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服务理念,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股改上市工作。加强银政企对接,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强有力支持。创新人才招引措施,着力推动企业招才引智工作。

提高农业质量。继续巩固粮食生产水平,投资360万元开展绣衣、潘家的1600亩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780万元开展王允、夏墅的5000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工程,提升葡萄、水蜜桃等果品质量,发挥合作社作用,实施雪堰果品品牌推广营销,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业+互联网+旅游”工程,发展太滆、夏庄、阖闾城等村的农村电商,促进富民强村。

打造旅游品牌。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完善乡村旅游专项规划,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乡村旅游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三大优势,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通过“雪堰桃花节”和“太滆开湖节”等系列活动,加强旅游产品、线路、商品的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雪堰乡村旅游品牌。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完成盘山路乡村旅游主动脉建设,大力支持龙凤谷滑雪场等社会资本投入项目的建设和推介。

    二、围绕城乡一体,推进产城融合提速。以产城融合推动雪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统筹发展、集约发展、融合发展水平,全力构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完整社区功能、优良环境品质的镇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促进我镇产业空间优化、发展要素集聚和区域功能提升。

推动镇区升级。加强协调服务,助推佳源中心广场顺利开业,发挥商业带动功能。启动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建设,推动中心镇区人口、人气集聚。围绕国家园林城镇建设,加快吴韵公园建设进程,完成潘家河、兴政路、收储地块绿化工程,继续实施集镇区道路提档升级工程。

加快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级政策,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制定村级路网提升计划,完成龚巷桥、新建桥改造和危桥加固工程,继续推进城东村等天然气入户工程,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推进城西回民村传统村落创建和周桥村康居村庄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围绕提升环境长效管理精细化水平,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推进镇区保洁市场化运作。围绕城乡垃圾分类试点,创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实施坑塘复耕、城乡挂钩等土地整理工程,强化“两违”管控,确保土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创新物业监管方式,促进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完成重点工作。全力做好骨干河道和冬春小农水防汛工程建设,确保全镇农业灌溉工作顺利进行和易涝区域的安全度汛。加快完成拆迁、安置点村庄布局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两河两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

三、围绕惠民富民,推进幸福指数提高。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计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多举措筹集资金,全方位整合资源,按照“大力促发展,全力惠民生”的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施保障惠民工程。完善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机制,发挥民政、残联、工会和红十字会作用,立足弱势群体保护,推进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五险一金”扩面。

实施实事惠民工程。围绕就业创业加强指导,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确保雪堰初级中学道南楼改建项目和南宅实验学校综合楼配套设施建设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进一步加强对无证幼托点整治工作,落实积分制入学政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争创“常州市数字化学习先行镇”。加强卫生惠民,提升医院诊疗水平,推进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和二级医院创建,突出漕桥卫生院医联体特色,添置血液检测设备、种植牙手术仪器等设备,加强村(社区)卫生室管理,落实免费体检各项政策,建设惠及人民的百姓医疗。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进一步开展“社区天天乐”、乘凉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完善体育场地,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推进省级村(社区)综合文化建设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强化社区学校教育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挖掘文化底蕴,完成《雪堰历史文化丛书》编撰,积极保护各类文保单位,抢救非遗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镇。

实施法治惠民工程。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提升综治调解作用,加强信访矛盾调处,完善全镇技防设施,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建设“法治雪堰”。做好食品药品卫生安全、校园校车安全、山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建设“平安雪堰”。

    四、围绕绿色宜居,推进生态环境提优。围绕宜居宜业、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省“263”专项行动计划,以最严的标准、最实的措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争在生态治理和生态资本转换上再出成绩。

    实施生态工程。开展总投资3750万元的国家级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落实河长责任制,清淤镇级河道60公里,巩固“清水工程”成效。投资新建污水管网6公里,强力推进管网覆盖区域内村庄和企事业单位污水接管工作,建设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着力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加大环保力度。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工业点源治理,按照上级部署,全面开展燃煤炉窑关停并转工作,加强对voc和粉尘排放企业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依法开展非法堆场整治和取缔工作,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长效管理。

挖掘生态资源。依托生态优势,把潜在的生态影响力转化为雪堰的发展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雪堰。对前期提升的生态亮点,加强规划建设,提高环境附加值,引入生态旅游发展概念,把生态亮点建成生态旅游景点,成为全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

    五、围绕活力激发,推进改革创新提效。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以改革创新提升发展的空间与质量。

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村(社区)“减负增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大力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建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机构改革。推进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力打造雪堰一流效能建设品牌。加强国有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国有集体资产活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增强融资能力。

积累改革经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这三项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加强对雪东村、雅浦村等试点村工作的指导,力求试出水平、确保取得实效。

    六、围绕服务为民,推进自身建设提升。弘扬新时期“阳湖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要求,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

强化法治意识。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与意见。    

强化为民意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做群众急需的事、群众受益的事。既要办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受益的大事,也要注意满足个别群众的微心愿。进一步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确保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难有人帮,理顺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实干意识。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弘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服务的实干精神。实施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台账式管理,加强过程控制、效能督查、跟踪问责、绩效考评,推动工作落实。

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改革。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把该承接的权力运行好,把该下放的权力下放,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在视野站位、方式方法、能力素质等方面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

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廉洁从政底线,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强化公有资金投入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严格执纪问责。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严禁吃拿卡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016年12月25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