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6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34392/2016-00022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场监管局  
产生日期: 2016-03-17 发布日期: 2016-03-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6年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6年工作计划
 

 

 

 

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重大项目推进年及新四大战役工作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在“强富美高”新武进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完善机制,构建协同共治体系

1.强化基层建设。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机制的完善,切实发挥食安委、安委会等平台作用,有序推进市场监管任务的落实。健全食品安全、质量品牌、放心消费三大平台,继续推进市场监督职能的下移工作,年内初步实现市场监管职能的基层一线全覆盖。

2.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大力开展从业人员分类培训工作,依次组织特种设备、食品、餐饮、质量管理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依法经营意识。积极贯彻社会共治理念,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保护日、10.14世界标准日以及“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市场监管的相关知识,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3.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构建全区统一的证照信息共享系统,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努力形成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的有机贯通,切实防止监管真空,防范监管风险;积极拓展工作联动平台,在现有工作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在商事制度改革、特种设备监管上探索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部门联动监管的工作格局。

4.完善信息互联共享机制。以省工商、质监、食药监“三网合一”为契机,以市场主体为主干,将涉及到市场监管的注册信息、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品牌发展、特种设备、药械、食品等各类业务数据全部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独立开发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具有武进特色的市场监管数据库,形成“市场主体全息图”。加强数据的互联和共享,进一步汇聚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涉企数据信息,积极为市场监管实践服务,降低监管风险。

5.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建立市场化监管专家咨询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建市场监管律师团、质量专家团、计量专家团、药品专家团、食品专家团等,切实破解专业执法瓶颈。

二、激发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1.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住所放宽步伐,以市政府放宽“住改商”范围为契机,结合武进实际出台具体细则,简化住所提交材料。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积极推动全程电子化登记,提升企业登记的便利性。探索简易注销登记,进一步简化和完善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在住所、名称、经营范围等改革中,由市场主体以公开承诺方式对申报信息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明确在申报不实的情况下自愿接受约束和惩戒。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许可资源,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整合形成统一管理、充分授权、多点办理的行政许可系统。

2.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制定《深入开展质量强区活动的意见(2016-2020)》,全面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联席会议、联络员、信息报道、工作督查等制度,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区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镇、开发区、各相关部门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确保质量强区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3.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继续加强对“十大产业链”、战略性新兴行业等自主品牌培育,推进商标、名牌培育库和梯队建设。加大商标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商标运用保护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

4.大力构建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申报各类农业标准试点示范项目、农业地方标准项目。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做好已立项的省级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及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验收工作。积极开展服务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及服务地方标准申报工作,积极探索团体标准试点。

5.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四转”工作,继续推进“个转企”和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创新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引导企业股权资本化运作,综合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知识产权出质等多种融资手段,鼓励“浮动抵押”、续期抵押、余值再抵押等多种登记方式,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造血增生实力。积极发展信用经济,扎实做好信用企业的申报工作和2014-2015年国家级重守企业和市AAA级信用企业的推荐申报工作。

三、牢守底线,全力保障公共安全

1.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生产分类监管,以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品种,以大型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为重点对象,加大日常监管和风险排查力度。加强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扎实推进信用分类分级管理、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等工作,加大对互联网销售食品、食品小摊贩的监管力度。全面有序推进量化分级管理,明确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为重点监管对象,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监管制度建设,积极落实“四有两责”要求,确保基层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落实好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查两项责任,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的现场检查、监督抽检和行政处罚的工作流程。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进“明厨亮灶”、“透明市场”等建设,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经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全力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全力防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突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础,不断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分类监管和过程监管体系。落实特种设备网格化管理,探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强化涉及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安居房、保障房电梯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完善电梯应急救援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的隐患整治,重点加强物流场所、公共场所、生产环节的特种设备监察。

3.突出药械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三品一械”专项整治行动,以基本药物、高风险产品、网上非法销售药品等为重点,加强日常监管工作。严格落实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稳步推进新版GSP的贯彻实施,开展GMP、GSP认证跟踪检查,开展药品生产企业2015版药典执行情况检查。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强化化妆品监管工作,做好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生产经营环节监督检查。着力开展对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

4.突出消费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消费维权队伍建设,以《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出台为契机,积极完善消费维权队伍建设,促进消保机构、放心消费创建办、消协、投诉举报中心聚焦重点、优势互补、共同发力。紧扣工作重点,针对电商平台、汽车维修和金融三大行业,集中维权工作资源,精心策划、谋事造势,采取格式条款规范、公益诉讼、公开保障等手段,破除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潜规则。进一步构建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体系,加强“一会两站”建设,增设网上维权联络站点,壮大维权义工队伍,建立社会化消费维权网络。加大对消费领域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好“诉转案”工作,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延误落实“三包”规定、销售缺陷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查处。进一步加大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的指导力度,通过发布消费警示、消费评议、消费曝光等活动,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积极开展投诉热点行业体验式消费调查等活动,加强消费监督。强化咨询举报申诉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健全程序规范、协调顺畅的咨询、举报、申诉信息件处理机制。

四、依法行政,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1.探索“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切实将抽查工作与全年监管工作计划、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制定完善抽查事项清单,并根据市场监管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随机抽查在监管工作中的比重,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

2.推进市场主体年报申报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户年报的指导力度,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依法公开企业的各类信息,对2015年度年报情况实施抽查,扩大信用管理的范围和约束力,切实落实好企业失信行为惩戒制度。

3.强化城市长效管理。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加大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广告监管、证照规范等工作,切实提高社会综合管理能力。规范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的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检测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规范餐饮许可审批,全年不审批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道的商住楼、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内新建、扩建的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加强油品整治,做好加油站油品质量的抽检工作。

4.扎实推进行业监管。开展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管,重点打击网络交易中的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违法行为。加强合同监管,重点对供水、供气、供电等公用企业合同格式条款实施检查。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抽检工作,严厉打击销售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加强商品计量监管,做好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重点开展节假日期间的商品计量专项检查。

5.推进专项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工作,重点打击食品(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证照不规范、质量不合格、添加剂违法、广告违法等问题。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严查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气瓶、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无生产许可证、3C认证证书生产等违法行为。加强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组织实施“打击假冒伪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质检利剑”、医疗器械“五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竞争执法工作,对傍名牌、虚假宣传、虚假表示、“霸王条款”等商业欺诈及商业贿赂行为加大查处力度,打击传销、规范直销,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