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计系统按照提水平、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创新创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卫计事业迈上新的高度,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整合雪堰卫生院与潘家卫生院,成立雪堰镇中心卫生院,将丁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并入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社会化办医,新增民营医疗机构19所。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40所,以市、区级大型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为补充,覆盖全区所有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完善。2016年,全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年诊疗451.75万人次,其中门急诊439.35万人次、住院12.4万人次,区域内就诊率达88.5%。
(二)区级公立医院加快发展。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武进人民医院外科大楼项目正式开工,已完成地下室施工。武进中医医院门急诊住院大楼项目主体封顶,已进入室内外装饰阶段。二是不断提升内涵能力。武进人民医院不断完善本部、南院和高新区院区的一体化运行管理,创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中以合作远程医疗心电监测项目在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启动。武进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三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通过省中医药局大型中医医院巡查;该院儿科创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肾病科创成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三是完善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全区2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人民医院、上海九院、市二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七院、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组建成26个医联体,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医联体运作模式全覆盖。制定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在区域信息化系统中开发双向转诊操作系统,在武进人民医院与前黄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与洛阳镇卫生院开展双向转诊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推开。四是创新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出台《进一步做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三)基层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抓好基层规范化创建。遥观镇卫生院创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4家村卫生室创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坂上卫生院眼科创成省级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洛阳卫生院和寨桥卫生院中医科建成常州市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成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8家。洛阳卫生院、潘家卫生院创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二是完善区域医疗资源集约化建设。在完成区域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心电会诊中心、集中临床检验中心和PACS影像会诊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建设,实现了区级优质医疗技术资源的共建共享,缓解了基层人才、技术短缺问题。三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每个乡镇卫生院选择2-3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签约服务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逐步向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社区)推开。围绕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全区全年共签约居民3.05万人,其中个性化签约6954人。
(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一是做好汛期医疗救治和防疫消杀。针对夏季特大洪涝灾害,在前黄、湟里等5个镇开设10个医疗救护点,共派出医务人员933人次,诊治服务灾区群众4306人次;派出卫生防疫人员976人次,清理各类垃圾5036吨,环境消杀362万平方米,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二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重大传染病和常见传染病防控,通过梅毒、麻风病控制规划省级中期评估和血吸虫病消除工作省级评估,被确认为江苏省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县(市、区)。规范提供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共筛查学生10691名,完成窝沟封闭4648例。围绕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强化慢性病防控,对1.3万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信息化分级管理,对1万名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随访管理。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完善疫苗冷链系统建设。三是做好妇幼健康工作。全面做好重大妇幼卫生服务,4011名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9269名孕前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农村妇女“两癌”检查4.5万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14368人。创成江苏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代表江苏省接受国家妇儿工委妇女儿童“两纲”中期评估。四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湟里镇、礼嘉镇通过国家卫生镇暗访复审。22个行政村通过省级卫生村复评。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武进中医院创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13家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常州市健康促进医院。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广场)2个、健康步道2条。
(五)卫计监督执法更加严格。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检查各类公共场所5147户次。强化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联合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联合执法行动30次,查处取缔非法行医场所479户次,移送公安机关18人。强化学校卫生监督,开展春秋两季学校卫生检查,拉网式检查全区学校104所,完善“一校一档”的学校卫生动态监管档案。加强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建立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开展对全区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控烟工作的专项检查,监督覆盖率100%。
(六)人才科教工作持续加力。一是加快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各类卫生人才275名,其中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49名、一般工作人员78名、同工同酬人员148名。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建立驻村护士制度,新招录大学生村医17名、驻村护士18名。农村医学人才免费定向培养3人。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被市卫计委确定卫生领军人才1名、市卫生拔尖人才6名。启动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工作,首轮遴选出41名省级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和100名区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新招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学员44名。广泛开展基层卫技人员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三是加强科研工作。全年科研立项9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10项,获省、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项。3名医务人员被评为市、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七)计生服务管理全面优化。一是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组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落实生育登记服务制度,规范生育登记信息管理,共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10265例。二是认真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做好53258人次农村计生家庭居民奖励扶助、116名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和11729名持证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工作,补助资金总额6768.02万元。做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工作,提高年满60周岁特扶对象的扶助标准,全年特扶对象1811人,特扶资金总额1272.18万元。三是关爱女性和计生特殊家庭。为1万名女性投保女性安康疾病险,为3750户计生家庭投保家庭安康意外险,为1227名计生特殊家庭投保意外伤残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协调做好赔付工作。开展健康家庭行动、春晖行动,推进幸福家庭建设。建成湖塘镇春晖家园和洛阳镇、湟里镇生育关怀帮扶基地。四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健康与流动人口同行”主题活动,大力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强化企业、集贸市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的服务管理,礼嘉、南夏墅集贸市场创成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
(八)卫计行业作风不断改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全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项目化管理,开展“培育良好家风,弘扬清风正气”系列活动。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建立卫生计生系统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网络,有计划地对机关干部、医务人员进行基础性、警示性、针对性的廉政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项目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整治违反“九不准”行为,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向全区23家医疗卫生单位发放函调信1250封,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97.5%。武进人民医院在深入落实2016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表现突出,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联合表扬。湟里镇卫生院院长刘玉春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表彰为第五次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