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6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33306/2016-00022
主题分类: 医药卫生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医疗卫生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卫计局  
产生日期: 2016-02-02 发布日期: 2016-02-0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十三五”时期,我区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计生体系框架为目标,着力在完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调整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到2020年,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更高水平的卫生计生服务,为建设健康武进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2016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武进”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更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卫生计生工作方面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全区上下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方面,要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在保障大多数、提升平均数的同时,更要关注极少数,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全面落实各项规划措施,系统推进健康武进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切实把“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蓝图描绘好、实现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十三五”时期,我区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计生体系框架为目标,着力在完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调整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到2020年,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更高水平的卫生计生服务,为建设健康武进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十分关键,意义重大。要坚持高目标定位,以“健康武进”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为重点,以深化卫生改革和依法实施全面两孩为抓手,全面做好2016年卫生计生各项工作,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

围绕重点,集中精力,全面落实好省、市、区出台的各项综合医改政策措施。

1.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在深化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同时,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优质、高效、低耗的运行管理机制,引导公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实质性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院长负责制。探索备案制人员管理办法,实施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2.进一步深化基层综合改革。调整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方式,实行核定任务和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建立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机制,提高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完善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方式,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不断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年内,镇村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全区门急诊总量的比例稳定在80%以上,50%左右的住院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

3.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回归功能定位,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加强整体规划,完善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必须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建立村级首诊的服务模式。年内,力争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70%以上,区级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增长率达10%以上。

4.进一步理顺完善工作机制。针对经开区卫生计生事业管理职能并入武进的实际,做好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的对接协调工作,理顺经开区卫生计生管理职能并入后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投入保障、绩效考核、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机制,实现经开区与武进卫生计生事业的统一化、同步化管理。

(二)依法依规,积极改进计划生育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法规,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规范生育登记信息管理。加强培训,做好与中央及省的政策衔接,加快人口新政的宣传引导,推动政策顺利实施,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的生育,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保证生育政策执行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2.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继续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以结对帮扶为重点,全面推动生育关怀行动深入开展,向全区3750户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免费赠送家庭意外保险,向全区1万名实行计划生育妇女免费赠送女性安康疾病保险,建成1—2个市级春晖家园和生育关怀基地。

3.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使流动人口在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等6个项目上与我区户籍居民享受同等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统计监测,推广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深化“一盘棋”区域协作工作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兼职管理员“以外管外”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开展康健驿站建设,力争创成2个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

(三)提档升级,全面优化卫生服务体系

紧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立足城乡一体,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武进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建设,年内完成地下室施工,开始土建主体施工。加快推进武进中医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封顶。抓好武进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房楼扩建、横山桥卫生院原地新建、横林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新建、前黄人民医院输液防保楼新建以及嘉泽镇卫生院、礼河卫生院的异地新建等工程项目,进一步优化办医条件,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

2.着力提升医疗机构档次。加强武进人民医院内涵能力建设,完成三级医院复审和挂等评审工作。巩固提升武进中医医院三级中医院创建成果,全面做好江苏省大型中医医院巡查迎检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档次,横林、横山桥、前黄、洛阳、湟里等卫生院(医院)积极对照二级医院标准加强建设,遥观镇卫生院创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新增省级示范村卫生室4家。探索建立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发挥上引下联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力支持西太湖健康产业园、万达武进健康产业大厦的发展,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健康体检、疗养康复、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专科领域,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3.努力提高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做好数据中心租赁工作。改进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规范与市级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在完善区域影像、临检、心电、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完成戚墅堰、丁堰、潞城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区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武进人民医院要与常州市血液追溯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开发医院掌上医疗app;武进中医院要推进病区无线覆盖和移动医护;武进三院要完成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及时准确向区信息平台上传数据。

(四)注重内涵,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1.强化医疗服务管理。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最不满意的问题入手,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医疗服务。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服务流程标准化和优质护理服务,武进人民医院至少10个专业40个病种、武进中医医院至少5个专业10个病种实现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0天。继续开展“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洛阳镇卫生院、潘家卫生院要确保达到创建标准,通过国家卫计委的考核验收。

2.传承发扬中医中药。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区的建设力度,实现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推进实施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益性中医药文化活动不少于50场、“中医药就在你身边”科普巡讲活动不少于20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不少于4期。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卫计委对我区期满复核的迎检准备。

3.重视人才科教工作。加大高层次卫技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加强青年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组织召开青年医师大会,举办青年医师技能比赛,实施武进名中医培养工程,着力促进医务人员临床理论和服务技能的提升。加强区级医院科研专科建设,武进人民医院积极推进消化病中心、放疗中心建设,做好省级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力争取得突破;武进中医医院重点打造多专业一体化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和肛肠诊治中心,确保中医骨伤科、中医儿科顺利通过国家重点专科验收。推进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礼嘉镇卫生院妇产科、坂上卫生院眼科创成市级特色科室。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基层卫生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加大对基层骨干人员的激励力度。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和农村医学本科生、专科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工作。

(五)着眼均等,不断强化公共卫生保障

围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供给,进一步提高均等化水平。

1.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按照人均不低于50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将一些服务对象广、干预效果好、成本效益高的项目纳入服务范围。提升居民建档与动态管理水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合格率和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均达到90%以上。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加强项目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不断加大重点疾病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力度,确保全区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目标,探索开展慢性病“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好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落实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

3.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优化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逐步推进妇幼健康项目分级服务和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建设,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继续实施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妇女病普查、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监管,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落实定点凭证引产制度。积极争创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

4.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巩固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紧急医疗救援建设和管理。做好全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和培训演练,做好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日常管理,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5.强化卫计监督执法。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放射等卫生的监管力度,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完善医疗服务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监管模式,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加强医疗机构等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6.强化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卫生镇村的创建与长效管理,启动横山桥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确保礼嘉镇、湟里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南夏墅街道通过江苏省卫生镇复审,2011年命名的省级卫生村通过复审。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环境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深化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健康元素普及和健康场景建设,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广场)2个、健康步道2条,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创成常州市健康促进医院。

(六)树立形象,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管党,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守纪律、讲规矩。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大“庸懒散”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做好突出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监管。推进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完善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培育和塑造行业风清气正、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加大典型宣传和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行业职业精神,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