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局,武进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局、各镇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各建设、施工、监理、燃气经营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按照国务院省市安委办工作要求,根据《关于印《武进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的通知》(武安发[2016] 10号)精神,结合我区建设行业实际,特制定《武进区建设行业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6年8月2日
武进区建设行业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当前建设行业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依据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省、市、区关于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建设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力争构建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实现建筑施工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燃气经营单位、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工作机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淘汰一批安全保障水平低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根治一批可能诱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
1、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推动和督促建设、施工、监理、起重机械、燃气经营等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各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强化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各职能部门严格按要求加强日常执法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三是深入落实政府管理责任。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工作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严格执行通报、约谈、督办、考核、问责和“一票否决”等工作措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和工作落实。
2、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对安全风险责任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和网站,通过录入、公示、预警、管控等措施严格防控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情况。二是对发生事故、日常抽查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的项目及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重点抽查督查。三是严格执行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机制,促进建筑业企业诚实守信,保障安全生产,为充分发挥市场和现场联动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3、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施工和燃气经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栏,并依据不同施工阶段、季节特点和重点部位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建立班组、项目部、企业三级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台账。二是发挥好监理督促作用。监理单位要及时辨识危险源,对易发事故的危险源和薄弱环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进行重点监控,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应当立即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三是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建立完善企业自查和部门督查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按照每年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计划,分别开展春风行动、汛期安全、高温施工、冬季火灾防控、脚手架、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为重点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二)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依法履职,结合建设行业实际依法制定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细则、监管权力清单和处罚裁量标准,全面规范执法检查内容、标准、程序、尺度和执法主体。推行网上阳光执法,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要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自查和互查,杜绝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要切实贯彻落实“双公示”的要求,及时公布公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信息。
2、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双随机”检查、“四不两直”等要求,优化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监督计划编制;要结合差别化监管的要求,提高执法检查成效,全面提升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案件的立案率;对拒不执行安全监督指令和到期未整改违法行为的查处率100%;要结合“四个一律”的要求,严肃查处情节恶劣、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并采取取消工程评优资格安、全文明考评不合格、信用扣分、责令停工、行政处罚等措施。
3、加强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畅通网站、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件等举报渠道,鼓励发动社会公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各类建设行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问题,依法受理核查举报投诉案件。加强社会监督,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格局。
(三)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1、强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防范。
2、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通过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引导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3、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逐步建立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关键安防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四)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员工岗位应急培训。各职能部门要督促企业健全全员应急培训制度,针对员工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加强应急演练,提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2、健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制度,强化应急响应。督促有关单位在事故救援中各尽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强化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备案和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不定期举行应急救援预案实战演练。督促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严防盲目施救导致事态扩大。
3、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强建筑施工、燃气管理等建设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大型先进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应急通信能力储备,形成前方救援有力、后方支援有序、综合协调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各职能部门要严把建设行业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关,严格审查申报材料,现场复核一项一项过,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格安全生产标准条件,及时注销到期不申请延期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严格责令停工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住建局成立建设行业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征宇,副组长:张建明、张晓宇,成员:陈渊、朱江华、冯新鹤、蒋勇武、王介平,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以及督查工作。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迅速制定方案,立即动员部署,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精准施策。各单位要结合事故规律特点,抓住关键时段、关键隐患、关键环节,从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技术保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入手,从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角度,制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有效提高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水平。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新闻宣传、事故警示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全面提高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安全共识,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