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民政局2015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226/2017-00030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15-12-10 发布日期: 2015-12-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武进区民政局2015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武进区民政局2015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武进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制订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锐意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5年目标任务预计完成情况和主要措施

(一)现代民政取得新进展。在总结去年创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民政示范区指标体系中的新变化,瞄准社工人才、弃婴收养、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薄弱环节,攻坚克难,以创建带动民政工作转型。结合区委、区政府建设“三知”机关、打造“四有队伍”的要求,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等,全面提升民政干部职工的综合水平。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完成“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市、区、镇、村(社区)的信息贯通。

(二)民生保障开创新格局。初步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各项救助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并出台了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实现了“困有所助”。今年从7月1日起,低保标准提高至620元每人每月,预计全年低保受益对象有3389户,发放低保金2100万元,加大了对孤儿等困境儿童的保障力度,将为27名孤儿发放救助金46万元。成立了区综合福利院和专门弃婴收养评估机构,为弃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积极开辟慈善救助“绿色通道”,对于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按照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使困难群众得到了帮助。预计到年底,将发放慈善救助金3800万元,救助1.2万户。针对“4.28冰雹”灾害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及时上报受灾情况统计数据,认真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救济工作,帮助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积极争创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府东、周家巷等2个社区初步通过了省级验收,占全市通过数的50%。

(三)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积极探索破解养老难题的新方法,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现有养老床位达到了1037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达到了48张。加大了护理型床位数建设,力争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目前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为20.5%。开展居家养老助餐点建设,今年新成立居家养老助餐中心7家,助餐点34家,基本覆盖了我区人口密集地区老年人助餐需求。在做好“老有所养”的同时,加大了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区新的“三老中心”已经完成了95%的建设,年内就能投入运营。镇、街道老年学校已建成了9所,老年人受教育人数占老年人口的35.5%,老年人学习和活动的场所进一步增加。

(四)社会治理激发新活力。以社区“减负增效”为抓手,推动“政社互动”,推进“三社联动”,全面优化社会治理。在全区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清理村(社区)工作负担,归并考核评比,整合信息平台,推进事务准入,村(社区)“减负”成效显著,共取消不属于村(社区)建立的各类活动阵地24个,取消不属于村(社区)职责范围内工作任务和设置不科学的指标项目23项,取消区级创建达标评比活动37项,分别减少村(社区)台账45本和33本,取消盖章证明60项,保留准入项目22项。建立了政社互动双向考评机制,进一步巩固减负增效的成果。从增强社会自治、服务武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认真抓好社会组织增量提质。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从今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对进驻村(社区)的公益类、民生服务类组织进行激励帮扶。在湖塘镇、南夏墅街道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试点工作,全区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社会组织工作站,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基础。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2506个,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达18个,上等级社会组织数占应评估总数的98.5%,其中5A级社会组织5家,4A级社会组织35家,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持续实施社会组织培训“双千工程”,加大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培训,已举办7期培训班,培训约700人次。新增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数102 名,全区现有持证人数416名。大力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有45个公益创投项目通过初评,服务项目涵盖养老、助残、帮困等,有效的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活力,也为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探索了路径。

(五)社会事务取得新成绩。按照适度普惠和便民利民的原则,我区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各项工作。不断优化双拥工作,积极配合常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工作,认真完善双拥迎检台账。积极实施为驻军办实事项目和关爱革命功臣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多种形式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为14名抗战老兵及时送上慰问金和纪念章。2015年1月起,我区所有“两参”人员纳入自然增长机制,补助标准提高至658元/人·月,共有304名参战人员受益。扎实开展安置工作,推出退役报到和培训登记“一站式”服务,2014年冬季,我区接收退役士兵486人,333人参加短期技能培训,71人参加复学,退役士兵整体参训率达83%,双证获取率和就业率达到了100%。认真做好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地名普查数据598条。预计全年福彩销售2.9亿元,筹集公益金2610万元,将免除基本丧葬服务费约510万元。

二、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一)主要工作目标。深化现代民政建设,加快促进民政工作转型升级,重点抓好现代化指标中涉及民政的和谐社区建设和养老床位建设,深化“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认真做好慈善救助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其他民政业务工作。

(二)思路:2016年全区民政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谋划好“十三五”民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保障、推进基层民主、深化双拥优抚、加强社会治理、优化公共服务上下功夫,为“建设新武进、迈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三)措施:

一是努力提升民政现代化水平。牢固树立现代民政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照省现代民政示范区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设施建设,构建人民群众便捷可及的基础服务设施网络,强化民政在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加大民政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互联互通互享。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理念、掌握现代知识和民政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民政改革,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二是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在优先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保障人群,构建和完善适度普惠的保障新格局。进一步拓展福利服务内容,逐步扩大公共福利政策和服务覆盖范围,使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失独家庭等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有效的救助。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机制,通过推进家庭经济收入核对,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弃婴收养工作,依托专门收养评估机构,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行为。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生活、救助、社会网络体系,保障其生存生活质量。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加大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争创力度,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全面提升减灾、救灾水平。

三是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或经营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实体组织,在增加养老床位数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养老床位的利用率,不断提升护理型床位数,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加强与卫生局等部门交流合作,因地制宜,打造医养融合新模式。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多样、布局合理、长期供养和短期入住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医疗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大养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充分依托区新“三老中心”这一平台,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卫生保健等服务。

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有效落实科学、合理、公正的政社双向评估机制,确保村(社区)的政社互动和减负增效工作取得新成效。强化基层民主自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完善“区—镇—村”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培训,有效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能力。加强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全区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参加各类公益创投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在做到“放的开”的同时,还要做到“管到位”。

五是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双拥共建机制,不断完善优抚保障服务,继续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深化殡葬改革,规范公墓、骨灰寄存堂管理,推进镇级中心骨灰寄存堂建设,进一步加大殡葬惠民力度,建立殡葬惠民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地名、路名命名,有效推进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更好的为福利企业服务,不断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切实做好福彩销售相关工作。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