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财政审计> 内容
一部门概况
(一)2016年工作打算
农工办将按照“出亮点、当先行、增活力、促发展”要求,开拓创新激活力,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全年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1、抓强村富民,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一是脱贫攻坚补短板。及时研究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开展“双帮双促”活动为抓手,按照“领导分片包干、部门挂钩结对、干部挂职帮扶、村企结对共建”的模式,拉网式开展经济一般村和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力争年内全区所有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50万元,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确权赋能促增收。抓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及时完成资料收集归档,严格区级考核验收,认真准备市级、省级验收,确保全面完成中央下达任务,为产权流转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三是强化保障惠民生。继续用好“一事一议” 政策,大力实施村级公益项目建设,年内力争申报实施惠民公益项目50个以上。加强政策接轨,及时做好养老年龄段人员养老补助提标工作,及时办理被征地农民保障手续,做到应保尽保、即征即保。
2、抓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农村改革组织水平。一是改革试验出成果。围绕国家级改革试验,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试点,积极探索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二是产权改革求规范。完成社区股份合作改革扫尾,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指导规范运行,强化信息化管理。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围绕“应进尽进”的要求,实现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统一进入市场交易。三是乡村治理有创新。加快启动实施“政经分离”改革试点,强化分类指导、完善配套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按照“改革与发展并重、建设与管护齐抓”的要求,统筹全区涉农政策和资金,建立覆盖全区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保障监督机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区所有村(含涉农社区)推广。
3、抓主体培育,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一是项目支撑更加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金融支撑再夯实。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研究出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确保主要种植业品种参保率达100%,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达60%以上;切实做好受灾理赔工作,全力保障农民收益。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重点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对象,完善信息征集体系,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4、抓基础管理,着力提升农经业务工作能力。一是财务管理见硬招。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强化“三资”规范化管理,重事前预算编制安排、重事中财务监督检查、重事后审计跟踪,做到有章理事,按制度办事。二是资产管理见实效。开展镇级集体资产清理,选择一个镇作为试点,摸清镇级集体资产的状况,结构分布和运行情况,明晰资产权属,为进入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进行经营权交易和信息化监管奠定基础。
5、抓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经干部整体素质。一是强化调查研究。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等当前热点、难点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采取举办讲座、集中授课、现场观摩、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综合性与专项性相结合的政策法规和农经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经干部的政策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为强化农经管理、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三是强化考核督查。优化调整农村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开展评估和专项督查,切实强化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推动各项农村政策落实到位、农民得益受惠。
(二)部门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供区委、区政府决策;负责农村有关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参与研究制定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措施,并协助区委作出农村工作的部署,组织协调全区农业、农民、农村工作。
2、负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和意见,供区委决策;指导农村经营体制和镇村集体企业的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专业协会的完善和发展;协调农村经济各业关系。
3、负责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指导搞好各类集体资产的经营。
4、负责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5、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做好示范镇村建设项目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督查。负责农村现代化的试验示范工作。
6、负责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做好经济薄弱村扶持的政策研究、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
7、会同各镇抓好经管站和会计服务站队伍管理,并协助搞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审计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负责农村财务“双代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组织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辅导,负责指导“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合格镇、村”的长效管理。
8、负责全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牵头协调、政策研究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9、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指导各镇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管理和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土地依法流转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0、承担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区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1、负责镇、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12、负责城乡一体化工作。
13、牵头搞好农民体协工作。
14、依法履行控减农民负担职责。
15、负责农村产权交易规范管理、服务等工作。
16、协助配合农村工作方面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的推荐和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农村劳动竞赛活动。
17、协助配合区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村镇建设。
(三)、内设机构
内设人事秘书科;农业发展科;经营管理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科);土地承包管理科(减轻农民负担科);城乡工作科;农村财务辅导站;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交易所;土地承包仲裁庭。
(四)、部门预算相关编制依据
主要是以《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区财政关于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和要求为基础编制的。部门收支预算以“统筹兼顾、保障重点、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为原则,依据本部门职能和2016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等编制而成。
二、2016年度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2016年度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收支预算表中主要是本单位费用支出情况。
(一)收入预算
1、财政拨款574.27万元。
(二)支出预算
1、从功能科目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499.62万元、医疗卫生15.6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9.03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9.62万元,主要用于本单位开展财政事务而发生的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
(2)医疗卫生支出15.62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单位职工医疗保障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59.03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新职工补贴以及发放的提租补贴支出。
本部门年度财政拨款收支预算主要用于保障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无重大项目资金安排和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预算安排。
(三)、“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三公”经费支出是指单位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2016年区级财政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计4.58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38万元,会议费3万元,培训费1.2万元。与上年相比会议费压减了5万元,主要是本着勤俭节约的节约的原则压减会议。
“三公”经费基本定义:“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会议费主要是单位召开各类会议的费用,培训费主要是对乡镇(街道)人员业务培训和参加上级部门培训的费用,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三、武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预算公开相关数据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区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武财预〔2016〕1号)确定数据填列,各表如下:
公开表一、公开表五、公开表四、公开表十一、公开表十二、公开表十、公开表三、公开表七、公开表六、公开表九、公开表二、公开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