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社保就业> 就业创业> 内容
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有效满足节后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的需求,武进区人社部门举办了以“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为主题的新春招聘月活动,3月7日,从区就业服务中心获悉,2016年武进区公共就业新春招聘月活动圆满落幕。
招聘月期间,武进根据企业需求密集安排了各类招聘会31场。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现场招聘会21场,其中,综合性人才招聘会15场,武进区妇联“三八”专场招聘会1场,联合总工会举办专场招聘会1场,“春风行动”大型洽谈会4场,主要涉及机械、电子、仪表仪器、电气设备制造、纺织、销售、化工等20多个行业,接待进场招聘企业共计1907家,提供就业岗位53131个,进场求职洽谈人员64679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9561人。举办经开区专场招聘会3场,累计进场单位106家,提供岗位数1048个,进场人数98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74人。举办横林、雪堰、横山桥、礼嘉、洛阳、西太湖街道等乡镇专场招聘会7场,累计进场单位377家,需求岗位数3503个,进场人数718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255人。
用工调查先行,宣传联络同发力
根据武进产业布局特点,春节前夕,武进区人社部门主动出击,积极发动乡镇人社机构作用,对全区1154家规模以上企业节后用工需求进行了调查,其中701家企业有招工计划,招工需求人数达27399万人,占被调查企业员工总数的60.7%;企业对各层次人才都有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线操作工,用工需求占总量的67.5%,对高级技工和经营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需求量。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武进区人社部门提前一个月就着手筹划“公共就业新春招聘月”活动,通过武进电视台、武进日报、武进人力资源网、微信等媒体平台,将招聘活动时间、地点、参与方式等信息广而告之,并在车站、超市、乡镇菜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参加新春招聘会;主动联系区内外合作联盟高职院校和劳务合作机构,将我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实现共享。
立体平台交错,招聘培训齐上阵
为推动智慧就业工程,更好地促进就业,武进区人社部门不断优化招聘服务,积极打造区镇联动互补、线上线下招聘、区内招聘与区外招聘、日常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的多维度的立体化招聘平台,形成武进特有的招聘模式。活动期间,区人力资源市场同步举办2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和7场乡镇专场招聘会,网上求职简历新增2194份,微信关注新增3885人,网上发布岗位5.7万个,日均点击量达6万人次;为了提升求职者技能水平,武进区人社部门还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报名工作搬到了招聘会现场,发布培训工种信息,先后开设了焊工、电工、会计、办公自动化等免费培训课程,为1500余名求职者免费提供培训服务,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让其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有效的提高求职成功率。
用工特征显著,整体形势趋稳定
1、岗位需求下滑,就业压力加大。今年,武进区人力资源市场接待进场招聘企业共计1907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879家,同比下降49.6%;提供就业岗位53131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2234个,同比下降18.7%;进场求职洽谈人员64679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3502人次,同比下降5.1%;达成就业意向19561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832人,同比下降16.4%。表明我区节后用工需求总量仍保持一定规模,但整体与去年相比都有所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变大。
2、普工需求最大,专技人才紧缺。由于武进制造业发达,今年招聘岗位主要集中在普通的一线生产岗位,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等行业为主,占总需求人数的67.5%左右。随着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企业对职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机械、电子行业,企业对中高级人才及普通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占到总需求的23.2%,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更加受到企业青睐。高级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分别占总需求量的3.7%和9.3%。
3、薪资待遇普涨,人工成本提高。从进场招聘企业来看,今年大多企业较去年提高了待遇,涨薪幅度集中在10%左右。为更好地引进和留住工人,企业都纷纷提高待遇,还提供过节费、季度奖、年终奖、生日奖、餐贴、房贴等各种福利。国丰机械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反映,“公司的类型属于机械制造类,由于机械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而培养一个熟练员工公司在培训和时间上花的成本比较大,所以希望通过适当提高待遇,一方面尽可能留住技术工人,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吸引到其他的技术工人来到我们公司。目前公司一线工人的月平均工资4000-6000元,今年平均涨薪幅度在10%左右”。
4、青年员工增多,用工趋向年轻。从2016年企业岗位需求来看,在一些服装、纺织、电子、零售、餐饮、物流企业中,对年轻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16-35岁年龄段的人数占需求员工总数的80%,是企业用工需求的主力军。而对于36-50岁年龄阶段的需求用工,占需求总数的14.7%,主要集中在技工或管理岗位。此外,对年龄不限的仅占需求员工数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