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进分中心在市中心的正确领导、在武进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为重点,以为民办实事、确保资金安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主线,在全区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完成了2015年度主要指标,实现了“十二五”完美收官。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各项目标任务:
1.制度覆盖更加全面。新开户单位878家,新增缴存职工3.3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25.43%和135.22%。年末应缴单位6439家,应缴人数17.43万人。
2.资金规模继续壮大。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3%,期末归集余额48.32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1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7%。
3.贷款发放加速增长。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3539户、金额11.7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6.83%;发放公转商补息贷款2679户、8.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0.90%,期末个贷余额43.13亿元。
4.保障作用不断显现。全年实现增值收益1.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72.98%,比上年增长46.5%。为区政府提供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9748.51万元。
(二)主要工作:
1.落实政策促进业务跨越发展。
一是按照市中心的部署,结合武进实际,以政府行政推动为抓手,发动各镇(开发区)共同努力抓早抓紧抓实公积金扩面工作。年初组织各镇劳动所召开扩面工作会议,分解落实指标任务,帮助各镇做好扩面目标梳理和确定,同时每月通报扩面进度,每季度进行指导督促,及时解决好扩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镇按序时进度完成好扩面工作。住房公积金制度正成为政府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体现。“加大住房公积金保障力度”被列入武进区2015年度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公积金扩面工作连续第5年列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是从媒体和专题活动两方面着手做好制度推广的舆论宣传。一方面加强制度宣传,在武进电视台、电台、日报、网站、政风热线等媒体宣传公积金制度和业务政策,同时创新开展政策宣传进镇村活动,在各镇村张贴2000份专题海报和宣传材料,到16个镇(开发区)的劳动所、自然村宣传点进行张贴宣传,进一步营造扩大制度覆盖面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参与2015年武进区公共就业新春招聘月活动、农民工专场招聘活动、万达万人等招聘活动,在各类大型专题招聘活动和科教城创研港、万达广场等地设点宣传提供现场咨询10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待职工咨询800余人次,使公积金新政策及时传达到职工群众中,进一步优化扩面环境。
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推进部门联动落实工作任务。与各受托银行签订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各行的目标任务,每季度召开受托银行工作例会督促各行扩面进度。与人社部门联系,全面建立涵盖扩面检查、调解、执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机制。加大上门宣传、上门服务的频率,全年与各镇、受托银行联合召开扩面推进会16场次;加大重点单位上门催建、上门走访的力度,对目标单位明确扩面具体要求,走访江苏迪欧姆、上舜照明等重点企业194家;加大扩面目标单位的覆盖范围,全年发放催建函和催缴函200封;加大行政调解力量处理好职工投诉举报,全年受理职工投诉举报80起,处理解决70起,处理率87.5%。
2.扩大贷款发放规模体现保障作用。
一是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及时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新政策带来的好处。通过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规模,全年发放政策性低息贷款(含公转商补息贷款)19.86亿元,同比增长23.97%;全年对职工的贴费贴息超过1300万元,同比增长250%,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化解资金紧张的矛盾,满足职工贷款资金需求。使用常州市中心证券化资金发放贷款1.5亿元,缩短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轮候放款周期。通过与4家受托银行合作,发放公转商补息贷款8.17亿元,补息贷款发放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2.98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当年住房公积金贷款户数占武进商品住房成交套数的比重接近40%。
三是通过制度化管理有效防控贷款风险,每月召开资金平衡会,每季组织自查自纠,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化和风险防控全覆盖。在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上,对个贷审批严格执行授权和贷款管理操作要求,做到逐级授权,明确责任。在期房房源管理上,做好前期勘察,同时跟踪项目工程进度,防范贷款项目系统性风险。每月进行逾期贷款电话提醒和上门催收,年末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率为0,贷款逾期风险安全可控。
3.用心用情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将提升服务的要求贯穿到全年工作中。根据“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方案,做到每天业务交流,每月业务培训,每季度评比服务明星。先后与天宁办、溧阳分中心开展“空间交换”活动2次,向先进单位学习提升服务标准。开展五笔字型练习和接待礼仪等基础技能培训8次,全面提升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技能。组织业务操作技能竞赛1场次,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二是坚持开展周六志愿服务、午间贴心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满足缴存单位和职工需求。全年对银行、企业进行各类培训20次,受训人员近1000人;为企业、职工提供上门服务5次,住房公积金上门办贷7笔161万元。
三是持续打造“住房储金、用心用情”服务品牌,坚持推行窗口服务六步曲、九句话模式,严格执行微笑式、站立式、普通话服务标准。服务大厅全年共接待客户12万多人(次),办理各类业务5万余笔,收到表扬锦旗2面,表扬信1封,没有服务投诉。在今年业务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服务质量有新的提升,得到社会群众肯定。
4.锤炼作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分中心党员听取了市中心党组副书记魏平的《践行“三严三实”,创造愉悦服务》党课和分中心党支部书记陈丽君的《力行“三严三实”要求,建设当责高效分中心》党课。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三严三实”的精神内涵,从加强学习、强化道德修养、秉公用权、坚持实事求是四个方面践行“三严三实”,逐条对照“三严三实”三十条规范进行自我剖析,分中心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交流。党支部与每位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和党员的学习教育。
二是结合文明创建开展道德讲堂、员工讲堂、读书讲书等学习活动。文明创建,传播道德,分中心以争创2013-2015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在服务缴存单位和职工的同时,切实进行道德法律、革命传统、职业精神等方面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邀请外部专家学者讲课丰富员工学习内容,拓宽视野,全年开展宣讲活动10场次;另一方面给员工搭建平台,通过自我教学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全年开展员工讲堂7次,读书讲书2次。副主任董瑞峰的先进事迹登上道德讲堂总堂,并通过常州广播电台空中讲堂向全市传播。王婷、胡月婵的先进事迹激励了分中心同志更加爱岗敬业、文明服务,发挥了身边人身边事的道德影响和传帮带作用。
三是开展“三知四有”主题活动创建学习型单位。分中心印发“三知四有”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扎实开展创建“三知”分中心、打造“四有”队伍活动。组织学习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根据今年公积金政策调整频繁的实际情况,我们全年开展专题业务培训11场次。通过集中学习和网上自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全体党员完成公务员网上学习350余学时,12名职工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学习。
四是主题活动迸发员工活力激发工作热情。开展党员义工365活动,支部书记带领党员走进丰乐社区助残养老服务点开展义工服务。分中心党支部与湖塘镇丰乐社区结对共建,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与溧阳市上兴镇上兴村开展了扶贫帮困,慰问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与洛阳镇民丰村结对帮扶,帮助民丰村进行防洪圩堤设施建设,走访民丰村困难户7家。与丰乐社区结对共建,走访15户贫困家庭,全体职工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资助白血病儿童,共捐款16000元。分中心还组织了元宵猜灯谜、第三届职工厨艺大赛等一系列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常州市第二届“一袋牛奶的暴走”万人徒步公益行、省公积金系统工会乒乓球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等活动,有效促进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增强。
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分中心获得区委、区政府颁发的2014年度“上市新突破,融资新佳绩”创新工作奖;综合科在全区“赢在中层、评在基层”活动中获评为队伍建设十佳科室。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分中心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和业务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扩面边际递减效应显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给扩面带来更大的难度,推动难点企业扩面的手段有限,各镇扩面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二是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和社保相比仍有差距,期末应缴人数仅占同期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55%。
三是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率处于高位,住房公积金贷款需求旺盛,资金紧张压力仍然较大,公转商补息贷款份额大幅增长,对贷款风险控制和贷款结构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四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职工投诉举报案件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15年受理职工投诉80起,比2014年增长近30%,这对增人扩面工作和日常业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后工作中,分中心将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在推进制度扩面、防控贷款风险、化解职工矛盾等方面花大气力,切合实际制定好2016年工作计划,谋划好“十三五”目标任务,为公积金事业实现新发展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业务目标
新增开户单位600家左右,新增开户人数2.5万人。归集金额19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0亿元,个人贷款逾期率不超过0.01‰。实现增值收益9000万元左右。
(二)主要措施
1.凝聚共识服务转型。把“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活动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力求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一是“供给型”服务向“需求型”服务转变。不断改善窗口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范、功能齐全的服务大厅;提供服务指引、茶水供应、温馨提示、政务公示、挂牌上岗、自助终端等服务举措,以满足办事职工的需求,形成宾至如归的良好氛围。二是“等候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将“八小时”柜面服务延伸出去,开展周六志愿服务、午间贴心服务、上门服务等创新服务,变等候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开展“三走进”活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到基层,实现零距离服务,让群众不出社区、不出企业就能了解公积金政策,享受公积金的优质服务。三是“传统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网上服务、微信服务、自助服务等方式,特别是扩大网上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努力打造远程服务和现场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2.稳扎稳打拓展业务。一是继续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各类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强增人扩面,做大做强武进住房公积金规模。二是充分运用和完善行政推动扩面的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区级人社、住建、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努力实现联动扩面和数据共享,营造良好的住房公积金增人扩面和行政执法氛围。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增设镇级公积金工作站。探讨部门协作和业务外包等方式,弥补住房公积金体制缺少镇村两级服务网点的不足,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影响力。四是发挥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保障作用,通过大力发放政策性低息贷款为缴存职工解决和改善住房问题提供保障,促进我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严格控制贷款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3.创新创优精细管理。以创先争优为抓手,通过强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形成有公积金特色的单位文化。一是着力完善备案、通报、考核检查、培训、工作例会、定期交流、会商协调、咨询服务等工作制度和机制。二是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和工作考核,提升员工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考核考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地激发员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缴存、提取、贷款等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严格执行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财务、档案等方面的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强化资金使用,健全完善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不断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
4.坚持不懈带好队伍。一是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带动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增强整体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形成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交流的制度,促使员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树立新形象、新风貌,全面提高每一位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不让任何一位员工成为业务或服务方面的短板。三是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和行政执法专业人员的培养,满足规模扩大、业务增长、技术更新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分中心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能力。四是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员工讲堂、读书讲书等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增强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