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2015年“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培育”动员大会精神,切实提高我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礼嘉,推动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产业培育之路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发展的原动力,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是礼嘉加快建设创新型乡镇,实现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礼嘉再创辉煌的战略选择。必须从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走自主创新、产业培育之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把产业培育作为提高礼嘉综合竞争力、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培育摆在科技、经济工作的中心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国际和区域竞争新的挑战。必须正视我镇面临的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能力较弱,产业链不完善、整体配套功能尚不完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科技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观念亟待更新和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和差距,增强危机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更大的决心,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好产业培育战役,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一)培育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根据《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进区产业投资鼓励清单(2015年)的通知》要求,结合礼嘉实际,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产业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下发《关于促进全镇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专项奖励的实施意见》文件,重点围绕发展上台阶、品牌创建、科技创新和环境提升等方面,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的配套和完善,加大对现有科技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
(二)做优创新创业大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狠抓载体平台的形态完善和功能提升,为科技企业提供包括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与其成长要素相关的增值服务,成立礼嘉镇科技产业园科技企业加速器,构建共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测试、技术信息交流等专业化平台。探讨引进海南新华集团游艇研发、销售等技术服务,为我镇游艇企业提供一个提升自我品质的平台。建立实现企业的科技需求与各类科技计划、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供需交互机制,全方位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坚持“扶优扶强”的方针,优先为重点产业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围绕我镇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我镇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在注重引进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和使用,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面向礼嘉产业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带头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增强人才自我造血能力。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公寓,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生活配套和便利。
三、培育骨干,夯实产业基础
(一)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把转型升级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我镇是国内二类工业品(制冷器材和箱包包装面料)的最大生产基地,是全区第一个市级“专利示范乡镇”。农业装备、制冷器材、电子电器、轻工塑料、游艇、新型建造材料等产业特色鲜明。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礼嘉,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礼嘉特色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大创新体系。政府积极引导,营造环境,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切实提高我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扶优扶强,引大引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每年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努力实现科技体制创新有新突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科技创新综合环境有新改善。在发展路径上,要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重转变,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在创新体制上,要从单一的产品和产品创新体系建设向整体推进我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二)争当自主创新排头兵。总体目标是:走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自主创新新路子,全面推进产业培育,使我镇成为武进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科教产业基地之一。具体目标是:未来五年,我镇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质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第一增长点。培育年产值超亿元5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超五十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开发一批能形成规模效应的高新技术产品,促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制冷器材、农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型建造材料五大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达85%,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全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区域、产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社会发展科技体系比较完善,公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跨越发展的方针,集中资源、发挥优势,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形成区域龙头示范、重要产业支撑、骨干企业引领、名牌产品带动的自主创新格局。
(三)加速推进产业链建设。做强做大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培育和扶持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占有优势地位、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广阔的“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积极引导产业发展的合理集聚和科学布局。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每个工业园区都要选准主要发展方向,工业集中区进驻企业主要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主,游艇工业园主要以游艇制造及销售研发为主,积极探索打造以家电产业制造及配套产业为主的家电产业园。重点突出园区的产业特色,做好产业链设计和投资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明确产业分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簇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四、提升能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一)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发展五大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进企业信息化、推广节能降耗等专题,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工作。鼓励企业在引进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进行自主创新设计、研发和装配调试,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提高自己的技术资源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产业联盟、科技镇长团为桥梁,引导企业瞄准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在高等学校设立实验室或研发机构,使产学研结合点前移。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参加5.18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和科技创新月活动,走出去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系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研发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载体,帮助企业开展科技项目、专利等申报工作,形成数量众多,梯队合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加快发展我镇自主品牌。加强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注重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标准水平,促进我镇自主品牌的发展。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打造国际品牌,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产业集群,鼓励集成创新,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把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建立产品和企业的自主品牌结合起来。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当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奖励,对当年完成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以鼓励企业争创品牌。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镇四大战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镇经发科牵头,科技科、财政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洛阳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国土所、组织办、人社科、外经贸科等相关部门组成,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推进加强我镇创新体系、产业培育建设的具体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推进重点项目。加强规划引导,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作为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全镇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加强招商引资,确保在重大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对于重点项目由镇领导根据分工联系情况,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由项目责任单位制定详细的年度推进计划,排好工作进度,把目标细化到每个季度,确保任务目标化、目标具体化、工作责任化、推进时序化。
(三)搞好优质服务。根据全镇的有关产业情况,积极帮助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向上争取政策扶持。镇有关部门要继续联合开展重点项目代办服务活动,实时掌握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展,按照“能快则快、能简则简、即时即办”的原则,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助推项目尽早开工。对引进重大项目和项目推进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项目推进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委员会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