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为主线,以推动解决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工作原则,按照“前延、后伸、中优化”的总体思路,广泛挖掘凡人善举,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讲堂内涵与形式,拓展讲堂功能与效应,通过讲堂传播凡人善举,引发道德自觉,倡导修身律己,为谱写中国梦礼嘉篇章提供道德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系统化。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抓手,发现、挖掘、培育、推选平民道德模范、最美身边人,树立学习标杆;将推荐评选礼嘉好人、武进好人,常州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形成常态化。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以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的社会公益活动中,依托道德讲堂,建立志愿服务队和道德实践基地,做到“一堂一队一基地”。不断优化道德讲堂的主题、流程和情节,增强道德讲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层次化。建立健全镇分总堂、村(社区)讲堂、企事业单位讲堂二级网络架构,实行全面开讲的局面,并建立公布各层次、各单位道德讲堂年度计划表。
(三)规范化。进一步规范道德讲堂“5+N”仪式。在“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增加“静默反省、诵劝善词、一堂一善事、行崇德礼”等环节。
(四)经常化。严格按照市道德讲堂示范点每月一次,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道德讲堂每两个月一次,其它道德讲堂每季度一次的要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各单位领导干部带头进道德讲堂,让进讲堂成为工作、生活习惯。
(五)生活化。大力推行成人仪式、结婚颁证、职工退休、老人祝寿等重要生活节点融入道德讲堂,并作为一个常态化工作,让道德讲堂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场所,真正使道德走进百姓生活,讲堂伴随人生成长。
(六)工作化。积极探索新员工上岗、师徒结对、新兵入伍、晨会等与道德教化、点拨的融合,促使每一个人始终保持诚敬的心态从事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产品,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使道德讲堂由生活化向工作化延伸,成为道德全天候。
(七)节庆化。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重要节庆活动走进道德讲堂。积极推行 “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纪念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纪念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记者节、教师节、护士节等行业节日的庆祝纪念活动走进道德讲堂,赋予节庆活动特定的道德内涵,以更具体的载体弘扬道德观念,彰显道德价值。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一套机制
1.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机制。着力完善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架构。
2.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机制。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队伍,扎实组织推进。根据部门职能分工,落实好牵头部门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3.进一步加强考核评估机制。制定道德讲堂月度课程表,确定活动时间、地点、活动主题、内容。镇宣传办不定期以实地旁听、群众问卷、查看台账等方式,加强对基层道德讲堂建设情况的督查考核。继续把道德讲堂建设纳入新一轮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要求。
(二)锤炼一支队伍
锤炼一支水平高、内涵深、能力强的主持人、宣讲员队伍,强化对主持人、宣讲员队伍的选拔、培训和管理。主要在“三个真”方面下功夫:
1.真才实学。加大对主持人、宣讲员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培训班学习、现场观摩等方式着力提升主持人和宣讲员的水平。要善于发现人才,将修养深厚的、内心强大的道德文明传播志愿者招纳到主持人、宣讲员队伍中来,让有才有德之人有用武之地。
2.真抓实干。主持人在道德讲堂活动中要注重规范和创新、感性和理性、传统和现实、台上和台下、室内和室外相结合,增强道德讲堂的总体效果。
3.真心实意。故事要真,不可过度拔高,更不能弄虚作假。感情要真,要诚敬地做采编,用心去体会,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讲述要真,用交流、谈心的口气讲述真实的思想和感受。
各单位要逐步培养本单位的优秀主持人、宣讲员。
四、相关要求
1.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各村、企事业单位在深化道德讲堂建设的过程中,要扎实推进道德讲堂生活化,积极探索道德讲堂工作化、节庆化,及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2.突出主体,注重实际。充分发挥群众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注群众的现实生活,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基本方式,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达到让群众自觉参与、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教育目的。
3.引领风尚,注重实践。要有意识地将道德讲堂宣讲的模范人物与各级各类身边好人的选树结合起来,并全方位旌表、关爱、礼遇好人,为好人有好报、有德得福提供机会和条件,积极营造学好人、选好人、当好人的社会氛围。要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广泛开展“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礼嘉镇的文明高度。
4.加强组织,注重协调。各宣讲单位要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宣讲活动,要按照规定流程准备宣讲材料,挑选主持人和宣讲员,并提前一月把主持词、先进人物事迹、演示文稿(主要包括人物照片)等宣讲材料报镇党校。提前一周熟悉场地,进行试讲。其他单位要提前组织好听讲人员,准时到场听讲。活动结束后,各宣讲单位把主持词、先进人物事迹、活动照片、新闻稿上交镇党校存档。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委员会
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