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区旅游工作践行“畅游武进,乐在其中”的理念,围绕“转型升级”、打造“旅游胜地”的目标,抓项目推进,促旅游产品出新;抓行业管理,促进服务水平提升;抓宣传营销,促客源市场开拓;抓队伍建设,促业务能力提升。预计1-6月份,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别达到765万人次、91.1亿元、43.8亿元,旅游三大经济指标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7%左右,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3%、14%、14%。
1、提升旅游发展理念。一是进一步完善“一古一今一生态”武进旅游的产业布局。按照全区旅游规划及省政府文件精神,大力推动太湖湾打造休闲目的地,启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动春秋淹城旅游区和嬉戏谷创建国家5A景区,春秋淹城旅游区国家5A景区力争年内有突破性进展。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的精品工程。研究编制武进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选择基础良好、配套完善、人气俱佳的雪堰回民村、太滆村及凤凰村等乡村旅游点,深入挖掘发展空间,做精做优乡村旅游。重点扶持和打造乡村旅游。使其能逐步纳入依托大景区,深层次开发,吸引住游客,市场化运作的良好机制。同时,积极协助做好郑陆、前黄、遥观宋剑湖乡村旅游的规划,完成了郑陆、杨桥古街的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并已报请区政府批准实施。重点指导明都紫薇酒店申报省自驾游示范基地和奔牛镇丰奕苗木生态园申报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区15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占年度投资额度的48.9%。其中:中华孝道园二期、太湖湾生态露营基地、雪堰凤凰山马鞍岭四季滑雪场(一期)、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期)等4个市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86亿元,占年度投资额的53.15%,整个项目建设正按时序进度加快推进。同时,响应国家及省、市旅游厕所建设的要求,推进景区景点旅游厕所提升工程。目前,春秋乐园,中华孝道园、野生动物园和宋剑湖景区的11座厕所(其中新建6座,改建5座),均在加快推进中,预计年内能全部完成。四是加强重点项目招商。按照参与体验型项目、休闲度假型项目、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的原则,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以“优越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为宗旨全力服务客商,想方设法吸引央企、国资以及民间资本投资武进旅游,让投资者既创业又创富,整体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五是培育消费增长点。围绕灵山秀水、长寿福地、千年古城、美丽乡村,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在旅游配套设施和要素成熟的地区包装具有武进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二日游以上旅游线路,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六是完善地接政策。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充分调动地接旅游的积极性,今年,地接政策扩大奖励面、降低门槛,将使更多的旅行社受益,从而推动武进旅游经济的提升。截止目前二日游游客已达到6.8万人次。
2、提升旅游发展活力。一是加强旅游重点宣传。继续整合省市区资源合作,在央视《早闻天下》等国内主力媒体作武进旅游的形象宣传。根据我区客源市场特点,以巩固长三角市场,培育发展中远程市场为思路,组织在城际铁路、京沪高铁进行全区旅游整体宣传,提升武进旅游知名度。继续扶持开通上海—武进旅游专线车,巩固上海市场;开通了武进(泰州)旅游服务中心,全面打开泰州的游客市场。同时,举办了2015武进旅游推介会暨长三角县(市)级电视旅游联盟成立大会、武进旅游(安徽)专场推介会等三个大型推介会。会同市局利用常州和台湾自由行开通之际,在台湾台北、高雄举办两场旅游专项推介活动,受到台湾旅游行业的广泛好评。二是实施以节促旅,放大节庆活动效果。精心策划、认真筹备第九届“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旅游节,策划了太湖电子音乐节等近20个系列活动。将雪堰的桃花节、太湖湾的壁咚活动等,与特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放大节庆活动效果。同时,与市局联动,积极参与旅游惠民系列活动。三是常规宣传新亮点。创新创优宣传媒介,充分与本地媒体合作,在《武进日报》每月推出一期旅游专版。同时,借助用户基数相对较大、用户群体较为普遍的网络新媒介微信,开通武进旅游官方微信,每天发送一条旅游推介。根据客源市场特点,结合“快旅慢游”时代新特征,探索在沿高铁线周边城市(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的宣传,提升武进旅游的新形象。
3、提升旅游发展空间。以为游客提供更加顺畅的旅游交通,更加舒畅的旅游环境,更加欢畅的旅游体验为宗旨,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美化旅游空间环境,全力打造文明旅游氛围。一是提升旅游应急功能建设。探索筹建旅游应急指挥中心,会同交通、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做到全方位适时监控全区旅游动态,服务游客出游。设立游客投诉中心,更好的受理游客的投诉和求助,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今年来接受游客投诉23起,游客投诉处理满意度达100%。二是优化旅游交通体系。一方面完善城市公交路线,服务市内游客出行,另一方面全力探索性开通了泰州—武进、合肥—武进等多市旅游专线车,方便外地游客进入武进。三是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指引的标示。上半年,对全区旅游交通指引标志作了一次全面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武进旅游推广咨询服务中心选址经多次协调,最终确定在原春秋淹城豪门舞厅。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功能设置已基本明确,正在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建设。四是加快武进智慧旅游建设。在武进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一期的基础上,布置完成武进旅游咨询触摸屏11台;加快推进二期—WIFI免费覆盖。4家景区春秋乐园、嬉戏谷已做到免费全覆盖,淹城野生动物园和中华孝道园已完成办公区域和游客中心全覆盖。全区21家三星以上旅游饭店除金龙大酒店客房区域、金色南都餐饮区域外,其他已做到免费全覆盖。
4、提升旅游发展效能。一是做好创星评A提档升级工作。按照区文明办要求,指导中心城区星级酒店配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市检星级酒店未有扣分现象发生。全区旅游企业积极开展安全工作三级达标创建。吸引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入驻武进,上半年,协助上海悦安旅行社申报武进分社,预计6月底能完成注册。二是强化旅游安全监督。强力推进平安旅游建设,半年来先后开展消防、景区食品、特种设备、水上项目安全等专项检查4次,同时坚持安全工作日常巡查机制,确保游客玩好玩安全。三是编制武进区旅游业的“十三五”规划。根据专项规划标识编制的前期调研,将结合武进区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做好专项规划,指引全区旅游产业成为华东一流、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四是发挥旅游协会作用。发挥好旅游协会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增强行业自我服务的能力,坚定地做旅游企业合法权益、合法利益的维护者、争取者和支持者,防止企业受到不法侵害;发挥好旅游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自身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自去年旅游协会成立以来,协会先后组织了近20次的活动,较好地激活了旅游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五是认真做好相关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做好2015年度省、市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申报。春秋淹城旅游区厕所及停车场建设工程、中华孝道园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武进太滆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帮助争取上级优抚资金730余万元。
下半年,我们将以旅游节、重点项目推进等为抓手,充分放大效应,整合资源,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促进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引领我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和展示武进对外形象的名片。
1、抓项目推进。围绕年度旅游重点项目,按照年度形象进度,确保一批新项目竣工投入运营,丰富全区旅游产品体系。年内,确保宝林文化园二期能对外开放,中华孝道园国学院主题完工投入试运营,中华孝道博物馆基本建设;太湖湾生态露营基地一期计划9月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场地平整,各单位基础开始施工,路网施工完成60%;雪堰凤凰山马鞍岭四季滑雪场(一期)土建完成70%,并争取年内部分项目能对游客开放;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期)基本建设完成。督促加快本年度各景区新建及改扩建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的进度,全年完成11座,共计1051.8平方米厕所的新建及改扩建。
2、抓推介促销。一是放大节庆效应。借助2015年旅游节,特别是“中华龙城旅游节2015‘花都水城 浪漫武进’旅游节开幕式暨第五届太湖电子音乐节开幕式”及“家门口的旅游,都来武进白相相”旅游节巡展,放大旅游节在全市乃至周边城市的效应,真正举办一场大众参与、全民关注的旅游节。年内完成周边市、区旅游巡展促销推介场次不少于5场,尤其是金坛、溧阳、宜兴以及苏州等周边市场的巡展推介。协调市局继续做好中远程市场的宣传推介,如厦门、重庆等地的旅游推介。二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包装武进旅游,利用环太湖旅游联盟平台宣传武进旅游。重点打造“二日游”产品,同时大力开发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创新策划满足自驾游、自助游需求的产品,并通过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将旅游节庆与特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使我区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三是挖掘美食品牌。启动武进不可不吃的30道本帮菜网上评选活动,进一步整合推出武进原汁原味农家菜、特色新颖快美食、百食百味小点心等系列美食。在评选武进旅游30道本帮菜的基础上,编制武进旅游美食地图,打响美食品牌。四是建立与电商深层次合作。与同程网等全国著名电商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具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网络宣传营销,全面扩大我区旅游影响力。五是继续抓紧常规宣传。按照年度计划继续完成周边城市的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武进旅游的影响度。继续在《武进日报》每月推出一期旅游专版,做好武进旅游网站与微信的维护与推广。收集区内景区(点)、酒店、旅行社等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最新武进旅游宣传资料、武进旅游地图。
3、抓要素配套。一是智慧旅游建设。年内,完成20台武进旅游咨询触摸屏的布点工作。下半年,督促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具体举措:淹城野生动物园将投入60万元,9月份可完成景区全覆盖;中华孝道园将投入10万元,在9月底前完成游客区域全覆盖。金龙大酒店、金色南都将在9月份前完成酒店区域全覆盖。为武进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推广提供支撑,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提升武进旅游形象、打造武进新品位。二是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在加紧完成旅游集散中心设计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手续,做好项目招标,并全力推动建设工程,争取年内能正式试运行,为游客提供服务。三是淹城停车场建设。帮助淹城完成停车场的改扩建,切实解决淹城景区停车难的问题。
4、抓管理服务。一是景区创建。加强对淹城春秋乐园5A提升工程、宋剑湖和绿建区博览园争创4A、雪堰镇南山寺创国家3A级景区的业务指导和帮扶工作。二是乡村旅游。研究编制武进乡村旅游总体规划,配合做好宋剑湖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业务指导。重点指导明都紫薇酒店申报省自驾游示范基地,争取年内通过验收。重点培育的雪堰回民村、太滆村的乡村旅游点的建设将持之以恒,有序推进。三是行业培训。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我区旅游发展现状和企业多样化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全区农家乐从业人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对星级饭店中高层人员开展2次专业知识讲座,组织参加各层面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按照新行政处罚内容,召开旅行社人员的培训。加强旅游统计工作,培训各景区、饭店等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将省级乡村旅游点统一纳入统计范围。四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结合武进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成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五是开展调查研究。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三严三实”专题调研活动,围绕全区旅游重点、热点项目开展调查研究,年内确保完成4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六是文明旅游。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会同教育、团委、综治等部门,开展文明旅游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聘请文明旅游小督导,在主要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继续开展文明旅游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市民文明出行素质。七是安全工作。坚持好例会制度,下半年计划开好3-5次工作例会,同时完成3次以上安全教育。围绕主题公园特种设备,举行一次超高设备消防演练活动。全力做好夏季、汛期、节假日、黄金周等的安全工作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