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全面收官“十二五” 积极谋划“十三五”
索 引 号: 014133111/2015-0000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商务局  
产生日期: 2015-05-13 发布日期: 2015-05-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十二五”期间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阅读:

全面收官“十二五” 积极谋划“十三五”
 

区商务局

(2015年5月)

 

“十二五”期间,区商务局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商务工作会议、区委十一届九次会议精神,以推进“四大战役”为抓手,以深化重大项目为中心,全力做好“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各项工作,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十二五”前期(2011-2013)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特点

(一)利用外资:2011年至2014年,全区累计完成协议注册外资57.5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7.34亿美元。预计2015年,全区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亿美元。一是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到账外资28.21亿美元,占全区的75.55%;服务业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全省首家外资商业保理公司、全区首家融资租赁公司等相继成功设立,外资投资性公司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年底,全区已有顺风光电投资、联合光伏等外资投资性公司6家,和“十一五”相比,增加了5家。二是重大外资项目取得突破。产业招商成果显著,LED、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协议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58个,累计协议外资35.83亿美元,占全区的62.25%;瑞声光电、福隆医用材料、卡迈锡紧固件、日本安川电机、中微光电子、大陆汽车内饰材料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丰田、普利司通、住友、ABB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三是开发区主阵地作用明显。两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合计完成协议注册外资32.8亿美元,占全区的74.67%;完成实际到帐外资22.49亿美元,占全区的77.8%。四是外资来源地以香港居首。协议注册外资中,香港37.86亿美元,占全区的65.77%;实际到账外资中,香港24.93亿美元,占全区的66.76%。

(二)对外贸易:2011年至2014年,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额373.19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241.8亿美元,进口131.39亿美元。预计:2015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05.5亿美元,其中,出口65.5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一是进出口规模跃上新台阶。2014年,进出口额达到100.03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59.94%,年均增长14.98%。其中,出口70.01亿美元,年均增长14.37%,进口30.02亿美元,年均增长16.51%。二是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每年有一定的增幅,农轻纺等传统行业出口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三是进口持续发展,贸易平衡状况明显改善,贸易顺差逐渐缩小,一般贸易进出口占主体地位,年均占进出口总额的80.99%。四是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美国、欧盟、香港和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额由“十一五”末55.12%下降至48.04%,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快速增长,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

(三)外经工作:一是对外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截止2015年4月,武进的对外投资企业累计数达9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达7.44亿美元,项目单体规模平均为800万美元,与整个“十一五”的情况相比,分别增长了55%、158.55%、66.81%。二是对外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展。截止2015年4月,我区企业累计在五大洲的44个国别和地区投资了177个项目,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达10.37亿美元。三是对外承包工程队伍进一步提升。“十二五”以来,新增江苏胜大石油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弘光伏有限公司、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武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由5家增加至8家。

二、“十三五”奋斗目标

(一)利用外资:争取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0亿美元,争取在总投资超5亿美元、10亿美元项目取得新突破。重点引进引导性强、大项目和大企业,培育和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外资龙头企业,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我市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大幅提高,区域协调发展。

(二)对外贸易:争取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额700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420亿美元,进口280亿美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外贸服务体系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进出口并重,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改善贸易环境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水平。

(三)外经工作:争取全区完成外经营业额6亿美元,新签合同额6亿美元。优化对外投资合作领域,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对外投资合作市场布局,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培育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

三、“十三五”工作思路

(一)把握引资重点,千方百计突破重大项目。一是抢抓招商项目信息。积极对接国外社团驻华办事机构和商会、律师和会计事务所、知名中介等单位,充分发挥驻外招商联络处作用,挖掘民营企业资源,多渠道收集项目信息,要抢进第一轮,挤进长名单,拼进短名单。二是努力对接上海自贸区。以“三大园区”为平台,积极承接上海自贸区制造业转移及服务外包溢出,扩大“溢出效应”,避免“虹吸效应”。三是着重突出重点园区。围绕高新区、经发区、绿建区等产业园区开展针对性产业招商,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关联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带动相关企业的集聚和配套,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迅速提高园区的集聚功能和发展水平。四是精准出击重点产业。加强产业调研,以十大产业链为重点,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撰写产业调研报告,编制产业式招商区域专案,瞄准500强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主动出击。五是着力做强现代服务业。以城区功能集聚、开发区和乡镇功能提升为契机,重点开展对功能性机构、现代物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养老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

(二)提升外资结构,多措并举提高外资质量。一是优化结构。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鼓励外商以技术出资,提高我区外资质量。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与引入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与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人才结合起来。二是政策促进。积极贯彻落实现有外资政策,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指导和扶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利用外资将出现的一些新趋势,积极争取在税收优惠、准入门槛、开发区用地、审批权限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支持,营造更加优良的引资综合环境。三是拓宽领域。推动我区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推动文化产业以多种形式对外合资合作,动员各类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跨国公司研发、物流、广告、市场调研、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外包,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拓展新领域。四是抓好基础。突出抓好“五个一批”:即梳理一批信息项目、跟踪一批在谈项目、促进一批签约项目、抓好一批到账项目、动员一批增资项目,切实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五是合力推进。坚持定期召开重大外资督查会,各镇、开发区、板块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重大外资项目推进,确保重大项目引得进、落得下、推得动。加强与上级商务部门和其他相关涉外部门的纵向沟通,树立“可办项目快速办、难办项目变通办”的理念,着力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三)夯实工作基础,多管齐下提升外贸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外贸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外贸绩效评价指标、部门内部工作机制、贸易促进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全力争取各类政策和资金,发挥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二是坚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抓住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机遇,以科技开发为先导,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传统出口商品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带动主导产品、主导产品带动整体出口增长的新格局。三是加速开拓境外市场。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积极组织企业参会参展,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商机。坚持深度开拓欧盟、美国、日本等优势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四是创新创优涉企服务举措。完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好海关联络员、贸促会、外贸专管员队伍、外贸企业老总短信呼等外贸服务平台,及时解决企业在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五是大力夯实出口基地建设。发挥出口基地示范效应,加强三个省级出口基地及二个国家级基地建设,开创“建一个基地,壮一批企业,发展一个增长点”的良好局面。同时,对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群效应显著的镇、开发区进行产业调研,为后续申报创建省、市级出口基地打好基础。

(四)提升服务效能,多路并进促进外经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促进体系。继续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和区的“走出去”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区一级促进“走出去”的扶持政策,积极组织我区符合条件的外经公司、境外投资企业申报各级专项“走出去”扶持资金;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扶持资金、项目申报以及“走出去”遇到的具体问题,组织相关的企业解读政策并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训。二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氛围,选取不同领域的成功“走出去”案例向企业推广,拓宽企业的发展思路,促进企业优化对外投资合作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利用常州市外经企业协会这一平台,组织有关企业共同研究国际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市场布局,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加大外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研究和制订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外经人才的政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外国投资促进机构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企业应对政治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信保以及其他中资境外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企业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与律师事务所、涉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制作和完善《境外安全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等范文供企业参考,帮助企业明确处理境外各类突发事件的流程和应对措施,促进企业的风险防范制度化、系统化。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