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区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4〕111号),坚持把产业发展和示范引领作为重要方向,把全面推动和创新驱动作为主要动力,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不断推进绿色化融入建筑领域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美丽宜居的新武进做出积极贡献。
一、着力构建行政推动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区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研究决策、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实施,落实相关工作部署。
2、建立协同机制。分解职责到单位,细化任务到部门,落实责任到个人,形成协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建立月度例会制度、绩效通报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全面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3、强化政策支持。结合武进实际情况,按照“细化、量化、具体化”要求,制定实施各项配套政策。根据新形势下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出台《关于武进区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对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和二星级以上设计标识项目政策引领,形成一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普及、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引领的良好局面。发挥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出台《关于武进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武进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意见》。
三、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4、执行强制标准。全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要按照《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其中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展示馆、体育馆等公益性建筑以及国家融资的大型公共建筑要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绿色建筑由试点示范向全面实施的根本转变。力争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鼓励建设单位申报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力争新增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8项。遴选示范性强的绿色建筑项目申报江苏省绿色建筑创新奖。
5、加强过程监管。制定实施贯穿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闭合监管制度,实现从培育典型样板向建立体制机制转变。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扎实做好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监测等运行监管工作。完成15项分项计量项目和区级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开展监测数据比对分析和节能服务工作。贯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新增12项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示范,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争取改造6万平方米,探索绿色化改造试点。
四、扎实做好科普宣传培训
6、加大宣贯力度。积极做好《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绿色建筑系列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普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平台,宣传普及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知识;组织开展多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为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融合,不断提高宣传培训效果。
7、办好系列活动。全力承办好第八届江苏省国际绿色建筑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同期举办绿色建筑经贸投资推介会、专业人才洽谈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江苏省绿色建筑会议展览中心投入使用,成为绿色建筑工作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成为实体展示绿色建筑产品的品牌窗口;完成绿色建筑博览园一期工程建设,为绿色建筑普及化提供可感知载体。
五、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规模
8、加快产业集聚。按照“重大项目深化年”总体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项目引进不动摇,围绕绿色建材、节能环保设备、建筑产业现代化等方向,引进层次高、技术新、效益好的项目,不断提升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度,已经建成的项目要深化服务,力求提质增效;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加快进度,力争早日见效;正在洽谈的项目要紧跟不放,力戒浅尝辄止。成立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破解政府不能做、企业不会做、高校院所不愿做的瓶颈制约,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作用,凝聚各成员单位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六、积极争创省级试点示范
9、申报省级示范。力争成为首批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武进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工作举措、保障措施等;确定三年内拟建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和项目。继续做好2015年度省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申报工作,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
10、加快建设力度。严格按照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创建要求和考核标准,对标找差,查找薄弱环节,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具体举措,加快建设速度,着力推进绿色施工、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为2016年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坚实基础。围绕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开展调研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