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15年城乡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及区委扩大会议、区两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两加战略”,深化“四大战役”的发展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重点围绕“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行业管理”三个方面,努力开创全区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一、融资资金优化结构、顺畅运转
2015年,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宏观形势,且负债基数日趋庞大、有效资产资源相对匮乏,融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要继续按照“保存量、促增量”的总体工作思路,创新方式、优化结构,确保全年资金的有序运转。一是要充分学习研判政策。通过外出调研等手段,学习周边先进地区融资理念和应对措施,充分领会国务院43号文等政策文件的实质,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主动适应宏观金融环境。二是要创新研究金融产品。优化债务结构,把目前过多的短期债务结构转变为中长期债务与中长期债务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减轻资金运转的难度。三是要加大存量房产的变现。通过加强营销力度、灵活转变销售模式等方式,进一步加快聚湖雅苑、长河花园及其他存量房产的销售变现,弥补资金缺口。
二、项目建设节约控制、民生为本
2015年,将以民生为唯一出发点,以项目的急需性、必须性为着力点,高质量完善城区功能设施,高标准打造宜居生活环境。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市政道路配套。一是新建湖滨路(滆湖路至虹西路)一条道路,长度2.2公里,主要服务于绿建区周边发展;二是改造长虹路高架地面道路(湖滨路至区界),长度3.1公里;三是改造城区道路外及建筑临街面之间的破损道板。道板改造要突出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承载汽车停车作用;第二,材料选择方面,对于大面积等具备条件的路段尽量采用彩色沥青或混凝土,不具备条件的采用小块的建筑废弃物再生砖;第三,道板尽量体现透水性,减少城市泄洪径流量。(二)生态绿城创建。一是新建长虹路、淹城路生态绿道,长度13.8公里。二是新建淹城都市田园休闲公园,占地近1800亩。该公园突出“田园风光、文化健身”两大主题,要体现投资省、效果好、特色明特点,与城区其他公园绿地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弥补其他城市功能的不足。(三)老小区更新改造。2015年重点对东方社区等5个小区进行更新改造,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按照民生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改造,通过连续三年改造,城区核心区老小区、城中村将全部改造结束,有效缩小了与新城区的差距,提升城市综合居住环境。
三、行业管理依法规范、改革创新
(一)村镇规划管理。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作为推进城乡一体战役的重要抓手,坚持镇村双轮驱动,以村域试点建设为重点,同时兼顾小城镇建设。1、加快规划编制。严格依据新型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加快开展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其中,集聚点的平面规划要全面完成。2、加强政策研究。会同农工办等部门,加强调研,协助区政府及时出台推进村庄集聚建设的引导政策。3、积极推动试点建设。根据乡镇的积极性、集聚建设的基础条件,分类选择试点典型,通过试点推动、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完善政策。4、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十类”工程要结合镇的资金能力、土地资源等实际情况,有序推进。
(二)房地产管理。一是大力推动售楼说明书制度,强化开发市场的诚信责任意识,稳定市场秩序;二是积极应对房产登记改革;三是出台危房治理指导意见;四是物业管理以考核为抓手进行推动,以部门执法进小区、属地责任落实两个重点为关键。
(三)建工管理。突出一个“新”字:一是新法律法规在具体监管行为中的深化落实。按照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和要求,突出五方责任主体、细化监管方案。二是研究监管新思路。购买社会服务,增强政府监管的实效性。三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存在问题:建设周期大,资源能源消耗高及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产业特征: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指导思想: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方向,以住宅产业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建筑工业生产方式为手段,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但作为我们住建人必须清醒认识、积极作为。
(四)市政管理。紧扣城市长效管理要求,实行养护管理精细化。
(五)依法行政管理。我们要紧紧把握法治新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行政管理,强化行政效率,加快建立行政效能保障体系,达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法治意识是依法行政的最基本条件。我们要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熟悉和掌握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思想上自觉把自己约束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之内,在工作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各种问题。同时,用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工作。二是要规范优化行政监督程序。我们纪检监察室和法规科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行为备案审查制度,注重评查实效,从主体是否适格、职权是否适度、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依据适用是否准确、处理决定是否适当以及文书是否规范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我们提升执法水平。三是要提高行政服务信息化水平。在优化好现有建工平台基础上,拓展平台业务,做好市政、村镇规划、房管、开发等条线的优化,推进住建系统各条线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加快构建住建局信息化管理大平台,实现审批的阳光化、透明化、规范化。同时,完成城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实施,现城建档案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