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现将《2015年政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围绕全镇工作目标,联系各自实际,认真抓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工作措施的落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美丽、和谐、文明、幸福的新洛阳。
洛阳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5日
2015年政府工作要点
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两加战略”、“四大战役”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提速、城乡一体统筹、生态文明提升、民生保障优先、作风建设创新”等五大工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奋力开启再创辉煌新征程,全力争当东部发展排头兵。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持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工商注册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0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一、突出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1.推动项目建设。以常州市重大项目深化年为抓手,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对32个超千万元工业投资项目进行挂钩联系,保证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全年全社会固定投资3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项目,全力以赴推动南海铜业年产10万吨精密铜管、40万吨铜杆、20万吨铜线,新科商用空调,蓝托金属年产500万套汽车零部件等11个区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锲而不舍招引项目,支持巴西万高、土耳其倍科、芬兰万辉和台资永和精细等外资企业做优做实。切实加大外贸运行组织力度,发挥好外贸龙头企业的带动支撑作用,全年力争完成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加快洛阳工业集中区转型提升,盘活闲置资源,引进一批优质项目。鼓励各村盘活空余厂房、闲置土地,加大土地整合整治,力争盘活土地350亩,建设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
2.加快产业培育。坚定不移实施“3+3”产业培育计划,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围绕我镇特色种植养殖,以洛凯湖桑产业园为示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品牌、基地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努力形成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具有洛阳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优化存量、提升增量,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以永安电机、新洛凯机电、新科电器为代表的电机电器产业园,以月仙冷库、博汇制冷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装备产业园。加快壮大服务业总量规模,鼓励规模企业主辅分离,推进商贸服务业向新建楼盘商铺集聚,促使大型超市和连锁品牌尽快入驻。
3.扶持企业做强。加强运行监测和预警监测,密切关注企业和市场动态。更大力度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特别在融资、发展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完成工业企业单位用地更新调查工作。全力扶持和服务好新科电器、南海铜业提质创新、做大做强。启动建设新科电器、蓝托金属、新洛凯3个企业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新融资模式,完成新洛凯股份制改造,力争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帮助新科电器、蓝托金属做好上市准备工作。以高标准服务为保障,创新小微企业服务举措,积极推进个转企专项行动,加强法律、政策等信息资讯服务,提升“资托贷”服务效能,培育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4.注重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鼓励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创办研究生工作站、工程(企业)技术中心,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33.1亿元,高新产业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50%;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实施产学研项目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企研发机构建设达95%。鼓励企业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52亿元,专利授权350件,完成有效发明专利实际拥有量89件。坚持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有的放矢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国际战略思维的创新型企业家。
二、突出功能品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城镇
5.完善基础设施功能。突出规划刚性。完成新一轮镇村规划编制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对洛阳镇总规按照小城镇建设需要及发展时序及时修编,从规划的层面来定位今后发展,为新型城镇建设和大企业发展预留空间。配合做好武进大道东延工程,实施农村一流电网改造工程。继续实施镇主干道的道路亮化工程,积极争创村级文明样板路8条,改造农村道路桥梁2座,实施虎东线圻庄段、章天线天井段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围绕“新十类”工程,加快推进新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珠光街北延工程,启动建设休闲公园二期工程,组织实施洛阳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功能复合、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示范新镇区。
6.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坚持生态文明不动摇,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强化项目环评预审,实现“三同时”验收全覆盖,加强对电镀、酸洗等行业的提升整治,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对工业垃圾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冷库企业发泡边角料的处置,加快建立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的管理体系。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港口码头、物料堆场扬尘综合防治,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完成清水工程、环保挂牌督办案件整改工作。稳步做好清洁能源推广工作,新增圻庄、朝安、阳湖、戴溪社区等村(社区)天然气用户2100户。加强镇村长效管理,完善长效管理考评办法,深入推行绿化养护、环卫保洁、河道圩堤管护社会化运作。确保国家卫生镇复检顺利通过。加大“两违”巡查频次,坚持露头就打,提高“两违”拆除震慑力。
7.创新强村富民举措。运作好镇农村产权交易站,加强村级资产管理,不断盘活存量闲置资产,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村级经济加快发展。借鉴东尖村试点成功经验,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经济一般村商业店铺、标准厂房等扶持项目建设,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拓展村级经济发展空间,积极构建镇村联动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投资增收。引导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创新运营,促进农户增收。加快“湖桑”产业园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配合区做好新沟河拓浚工程。加快重点县水利工程和小农水工程建设,完成河道疏浚5条、村庄河塘整治27个,修建石驳护岸420米、钢筋混凝土防洪墙2413米,新建翻建排涝站、电灌站11座、闸站4座、节制闸1座。
三、突出民生福祉,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幸福指数
8.强化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和住房公积金扩面,加大对企业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双拥优抚工作,鼓励社会捐助、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大对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重视养老保障工作,有效推进居家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医养融合新模式。加强工资拖欠防范措施,妥善调处劳资、工伤纠纷,进一步巩固和谐劳动关系。
9.繁荣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工程,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特色化、品牌化、均衡化发展。有序推进洛阳初中体育场建设,完成戴溪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加强对无证幼托园点整治,促进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继续加强“护学岗”建设,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校车安全,确保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加快推进戴溪门诊部新建工程,探索洛阳卫生院医联体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切实抓好单独二孩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提升人口和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播正能量。全面完成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继续开展“美丽洛阳”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和推广社会志愿服务,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
10.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全面推进政社互动,促进村(社区)减负增效。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动态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信访接待日、包案制等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及时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继续推进技防建设,促进平安社区创建。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反邪教、禁毒、安置帮教等工作,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创建省安全社区。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力争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全覆盖。强化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加强对重点时段、重要路段的交通安全监管,依法严格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和打击无证经营、制售假劣和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提高群众食品药品消费满意度。
四、突出依法行政,增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11.重规范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虚心接受公众监督。增强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及时更新政务公开信息。组织开展“法润洛阳惠民生”主题活动,增强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积极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和全民守法自觉性,在全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2.强作风高效勤政。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组织开展基层发展和绩效管理提升年活动,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理念,坚决反对庸政懒政,积极整治政风行风,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赢口碑,不断强化镇村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服务的责任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干部,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13.优形象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狠抓廉政教育,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风险防范,提高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大镇村工程项目的审计力度。始终为民务实清廉,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进廉洁政府、节约型政府建设。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坚持增收节支,严控公务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