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4年经信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074/2015-00003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经信局  
产生日期: 2015-03-25 发布日期: 2015-04-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4年经信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2014年经信工作总结
 

2014年经信工作总结

       一、创新实干,攻坚克难,2014年经信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全力打响产业培育战役,牢抓“稳中求进”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快有效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强资源保障、优化服务企业,全区工业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主要指标增幅稳定。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268.4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工业增加值960.67亿元,同比增长10.2%。

   工业投入稳步增长。2014年共完成工业投入580.3亿元,完成区目标的90.1%,同比增长5%。

   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升。2014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250.24亿元,同比增长19.6%。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712.8万吨,同比增长3.4%,低于产值增幅4.5个百分点,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5万吨标煤。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9。

   集聚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工业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03.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7 %;主体完工的标准厂房面积为106.7万平方米;10个市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13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1%。

   回顾2014年,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培育产业,稳定经济增长。一是监测经济目标运行。每月做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总,编发经济运行分析或简报,完成市重点企业监测工作。逐月、逐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序时进度按时完成,并做好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工作,10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15年度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的摸底调查工作,对50多家重点企业进行座谈分析,摸排2015年的发展目标,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深入推动大企业培育。推荐亚邦、国茂、丰润、瑞声、旷达5家企业申报2014年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四家企业项目成功申报获得省级财政250万元支持。全年新增百亿企业1家(瑞声106亿元),累计6家。新增50亿元企业2家(光宝、旷达),累计7家。新增10亿元企业5家,累计39家。三是全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100家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完成产值1839.4亿元,增长18.9%,高于全区平均10.7个百分点,实现增量291.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06.3%。100家培育企业完成产值2696.6亿元,增长10.2%,高于全区平均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3384.1亿元,实现入库税收47.01亿元,同比增长27.8%,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2.5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入库税收的45.9%,占比较去年上升8.4个百分点。四是加快主题园区建设。加快企业工业园的建设进程,十大企业工业园2014年在建项目共有18个,全年已完成投资56.4亿元,完成年目标进度为107.6%。100个区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全年完成投资18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五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家物流企业申报省级物流技术中心被认定,推荐2家物流企业申报2014年度省级物流升级发展项目。以武进工业设计园为依托,成立常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举办武进工业设计园二期20家设计公司入园仪式暨50家制造业企业与30家设计公司对接活动,成功升格为“省区共建”工业设计园。3家企业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1家企业认定为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

   2、主攻有效投入,实现项目突破。一是推动各项投入持续攀升。全年全区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累计完成11.5亿元,折合设备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3%,占全区工业投入的比重为13.8%,占比较2013年略有提高。二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53个市“双百计划”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1亿元,完成当年计划的108.3%。178个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2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4%,其中109个新建项目108个已开工,开工率99%,85个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全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共472个,比年初增加了173个,计划总投资858.9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399.1亿元,较年初增加138.1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总投资和当年投资分别达到1.82亿元和8450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99.2亿元,占全区投入比重为68.8%。472个项目中466个在建,开工率为98.7%。三是央企对接取得突破。经过全面摸排,全区有国药达安基因、特种焊接材料研发与生产等7个合作意向的央企合作项目,新增签约国药集团资本管理、北京新能源汽车和招商局集团下属联合光伏等3个项目,海电科院与新洛凯机电合作项目和新冶高科技集团与中友精密产学研对接项目新竣工投产。四是项目申报屡创佳绩。全年共有7个企业获得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扶持,江苏恒立液压获得国家强基项目支持,恒立高压油缸获得国家产业振兴项目支持,奖励额度分别为2370万元和2300万元,龙城精锻、长海玻纤和蓝托金属制品获得省经信委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共770万元,中天钢铁等52家企业获得常州市三位一体资金合计3067万元。

   3、突出技术创新,突破产业转型。一是不断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区共有省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77家,涵盖除物联网以外的其它9个产业,2014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2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9.4%和42.2%,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二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并推荐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瑞声光电、蓝托金属、南方轴承、卡特新能源、中韩科技等8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碳元科技、新科电器、中友精密制管、贝尔装饰材料、三鑫重工等11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力电气、克劳诺斯特种轴承7个项目全部被《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目录》收录;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的“核电用特种镍基合金钢管”等36个项目入选2014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年初对全区存在的落后产能开展调查,确定2014年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2家,涉及炼铁、炼钢、化纤、纺织、印染等10个行业,共计过剩产能炼铁50万吨、炼钢70万吨,落后产能化纤1.2万吨和印染1万吨、0.63万吨、3000万米。上述列入省以上计划的过剩和落后产能,均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关停和设备拆除,并在6月和11月先后通过省经信委现场验收。四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共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30项送与各大高校院所对接。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2014年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本次洽谈会上21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包括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其中新兴产业合作基金20亿元,技术研发合同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重大投资合作项目9个,投资总金额超过110亿元。五是深入推广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各级财政补贴的金额、申领程序等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全年审核上报了772辆新能源汽车提交补贴申请材料,其中包括纯电动乘用车692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12辆和纯电动客车68辆,推广车辆数接近全市1329辆的60%,已提前并超额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目标任务。六是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2014年,全区共关停化工企业5家。已上报30家企业中通过认定的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数达22家,占全市化工监测点总数39家的56%。列入区重点项目的化工项目有7个,项目总投资达17.3亿元。17家位于重点区域化工生产企业中,预计年内关停到位的4家,正与镇政府协商收储方案的7家,尚未制定搬迁计划的6家。

   4、加快集聚集约,打造产业高地。一是狠抓百万标准厂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产业培育战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了2014年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表,细化任务,分解到镇、开发区。全年全区竣工标准厂房106.7万平方米,其中以集体经济控股为建设主体建设的标准厂房有44.9万平方米,企业建设的58.8万平方米,村级集体经济投资建设的约有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建设任务。二是推进工业集中区特色发展。高新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洛阳电机电器产业申报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组织4家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参与省经信委拟编撰《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集锦》。组织我区4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做好2013年基地创建发展的总结工作。13个镇重点工业集中区共有进区企业1223家,累计总投入41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0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规模以上销售收入704.5亿元,重点发展产业销售收入610.1亿元。10个市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136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95亿元,实现利税113亿元,利润66亿元。三是促进民营经济持续进步。润源经编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小巨人,翔宇资源再生、金石机器人、华立润滑设备等3家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恒立油缸、远宇电子、碳元科技、新城地产等4家企业为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被认定为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常州信息科技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认定为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3592亿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46.3亿元。四是扶持小微企业壮大力量。形成总计250家小微企业上规模培育库,通过企业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入库培育的250家小微企业进行调研,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出具中小企业证明。新增私营企业5034户,同比增长42.36%,完成全年目标的119.86%;新增个体工商户13687户,同比增长6.6%,完成全年目标的147.17%。

   5、狠抓节能降耗,促进绿色发展。严格目标管控,实行能耗总量控制,严格考核督查,确保了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加快推进节能项目。加强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的挖掘与培育工作,补充完善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全年入库项目43个,年内竣工投运项目39个,年节能量达25.7万吨标准煤,基本完成项目的现场验收。推荐盛德无缝钢管、万控节能、黑珍珠建材、尼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节能专项扶持,获得扶持资金240万元;华通焊业等15家企业申报市级节能专项资金,获得扶持资金301万元。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组织清洁生产管理和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分析现状,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挖掘节能潜力。全年完成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共实施中/高费方案49个,总投资5449万元,节能2320吨标煤,产生经济效益2273万元。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处工作,构建全区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三是加强节能监察执法。进一步健全企业能源计量、统计、报告等管理制度,对98家年耗能3000吨以上标煤企业进行监控,规范用能管理。年内组织对25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节能监察,对重点用能设备和工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重点行业产品工艺对标达标活动,东方特钢转炉工序超能耗顺利通过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验收。四是加强节能基础管理。加强节能评估强化源头控制,完成中天钢铁集团等11家企业13个技术改造项目的能评工作。全区年耗标煤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全部设立了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区、镇、企业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初步建成。五是切实加强墙散规范。开展创建“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镇”工作,郑陆镇、横林镇、礼嘉镇、湟里镇4个镇被列入省级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单位。新墙材产量12.10亿块标砖,同比增长10.10%;新墙材建筑竣工面积396.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90%;节能建筑竣工面积2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4%;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38.49万吨,是市目标130万吨的106.53%;全区生产企业水泥散装率96.74 %,比市目标92%高4.74个百分点。六是开展行业整治。全区电镀行业通过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今年以来进入集中验收阶段。我们会同区环保局监察大队,严把产业政策关,坚决淘汰含氰镀锌工艺。全区47家电镀企业,已通过验收35家,关停和拆迁5家,待验收4家,尚在整治3家。

   6、注重示范引领,打造智慧武进。一是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乐士雷利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南方卫材等2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5个项目获评省级电商拓市项目,三类认定数均占全市50%以上。我区18个企业电商拓市项目获得30-200万元省级引导资金。中天钢铁等3家企业被评为智慧企业,鸥宝纺织等7家企业被评为初级智慧企业。我区570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入省两化融合自评估数据库。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武进纺织工业园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二是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成功建设“无线武进”政府免费WIFI上网工程。9大公共区域的免费WiFi于8月经专家组验收后正式对公众全面开放,2014年5月-12月(预计)累计成功登录22.8万人次,累计使用网络流量17.8Tb,平均每人次使用网络流量81.86Mb,被评为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程。继续深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推广平台涉农服务集成,加强横向平台整合、纵向平台融合、涉农服务二次开发等,全面推进全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礼嘉镇武阳村被评为省级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为今年全市唯一。三是稳步协调政府信息化。2014年,全区累计开展政务网站安全测评81家,寄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处置通知67份,发现并要求部门及时整改相关高危漏洞202处,提供针对性整改建议260余条,提供远程技术指导30余次,现场技术支撑5次。全年共及时处置Ⅳ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8起。加强管理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推进建设经信系统协同工作平台。

   7、强化服务保障,优化发展环境。金融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我区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筹划建立“武进区中小微工业企业担保互助基金”,优化金融服务和深入推进银企合作。搭建融资担保服务新模式,洛阳镇、雪堰镇已有8家企业通过“资托贷”项目获得银行贷款3600万元,已有近5家企业通过“资管保”项目该项目获得6350万元的银行贷款。2014年度我区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累计新增担保额44.72亿元,同比上升2.62%,年底在保责任余额30.52亿元,同比上升4.22%,宣传培训方面,创新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组织“经信讲坛”3期,共有420人参加了培训。组织新誉集团、润源经编等31家企业分别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学习,组织参加江苏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题培训、江苏省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与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江苏省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班。通过开通“武进经信局服务直通车”微信平台和“武进企协网络学苑”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免费的专家视频课程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政策扶持方面: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向上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培育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组织优秀创业企业按时进行了申报江苏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我区二维素获得一等奖,博弘新材料、欧智汽车获得优胜奖。市场开拓方面:组织10家企业100多个产品,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杭州站和昆明站展览展示活动。组织55家企业参加2014年品牌产品交易会。组织1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 “转型升级·香港博览”系列活动。让企业家开阔了眼界,理清了发展思路,找准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市场空间。

   8、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一是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根据简政放权、减负增效的要求,在照章办事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了备案的手续,加快了备案的流程。尤其是根据年初江苏省备案政策调整,部分外资项目可以按照备案流程办理项目立项的要求,全年总共办理项目备案和核准238件,总投资37.4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实施的项目25个,总投资1.5亿美元,涉及进口设备项目50个,总投资13.8亿元,其中用汇1.4亿美元。二是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围绕“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大讨论,群众路线我践行、三解三促等活动。同时认真撰写班子和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材料,逐项列出“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典型事例,深刻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组织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分解和落实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责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