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打造农业强镇,积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现就2014年全镇农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保障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通过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等示范带动,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逐步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产值达8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达7亿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
3、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1万亩左右,三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确保水稻三麦连续增产。
4、提升畜禽养殖、林果、水产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农产品”,引进培育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带头人,实施好部、省、市万亩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
5、加快电灌站标准化工程建设,做好四大圩北三闸改造等防洪工程,全面完成寨桥片区自来水接管移交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前黄片区的改水工作。
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其中水稻收割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水稻轻型栽培化技术推广面积占总面积95%以上,其中机插秧面积占总面积85%以上,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加快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力争在秸秆综合利用上有新突破。
7、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面完成村级股份合作社制改革,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确保全镇各村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三、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按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整合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以特种水产养殖、科研推广、品牌打造为抓手,使优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升全镇水产养殖水平和档次。以万亩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和水稻丰产示范工程为载体,组建家庭农场,全面提升粮食生产。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进一步推广水产三新技术的应用,新增水产微孔增氧面积2000亩。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抓好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祝庄园艺,大成优质稻米,杨桥蔬菜、农场林果示范基地等七大园区建设,提升全镇花卉生产、优质大米、林果、水产等产业,积极培育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头人,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农产品”。有序规范推进林果、苗木等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00亩,加强土地市场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着力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积极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完成全镇各村股份制改革工作。鼓励农业重点项目发展,凡被区及以上部门列入农业重点项目并取得科研或项目经费支持,确在本镇实施并有推广价值的,镇政府视项目情况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2、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围绕服务城市,挺进超市”,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发挥尊龙公司、水产品专业市场、益农农机前黄大米等品牌作用,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继续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品牌+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组织、管理、分配、监督等机制,加强软硬件建设,引领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切实提高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全镇农产品的知名度。凡被区及以上有关部门批准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规范、运行正常、效益比组建前明显增长的,积极组建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或先进农业组织的,给予适当奖励。
3、加强农业科技进步
积极实施“三项更新”工程,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按照省、区的统一部署,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大力发展高速插秧机,积极更新50马力以上中拖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凡当年按照区、镇政府计划发展的,继续实施政策支持,计划新增高速插秧机5台,镇财政补贴5000元/台;烘干机7台,镇财政补贴4000元/台;秸秆打捆机10台,镇财政补贴3500元/台;育秧播种机6台;秸秆还田机20台,镇财政补贴500元/台;中拖10台;联合收割机5台;新增微孔增氧水域面积2000亩,发展农机专业服务中心一家,镇财政补贴 50000元/家。鼓励农机专业户向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方向发展,凡被区以上列为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评为先进集体和区级专业化龙头企业的,镇给予适当扶持。积极搞好各类农业保险,镇财政补贴水稻种植保险3元/亩,油菜、小麦保险2元/亩,深入推进高效农业保险工作。加快动物疫病防控屏障构建,积极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确保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镇村严格规范畜禽养殖新增建设的审批,加强畜禽养殖整治,积极引导养殖户对病死畜禽做到无害化处理,落实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确保畜禽养殖安全。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农业科技对接活动,加强与各类种养知名单位的对接,搞好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各类从事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份额。
4、着力推进农业品牌战略
以农产品品牌打造为手段,实施“农业产品特色化,特色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和监管工作,做大做强前黄牌大米,红高牌螃蟹等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农产品”,真正把前黄打造成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高效农业的展示区。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注册商标,大力争创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只,省级名特优产品2只,市级名特优农产品和名牌商标2—3只,积极申报绿色食品2—3只,不断提高全镇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能力。凡被评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农业项目,镇政府奖励该产品项目检测经费总额的30%。凡被省市评为名优农产品的给予适当奖励。
5、加强农村生态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生态建设、建设美丽新家园的要求,做好健身广场、农民休闲绿地等绿化工程建设,确保全镇绿化新增1500亩,按照要求加强绿化长效管护的监督检查考评工作。镇级考核以奖代补重点倾斜绿化管护、补种,促进全镇绿化管护得到全面提升,要以永安河、永胜河水环境整治和村庄环境连片整治为抓手,全面完成后西巷浜、杨柳浜、湾里浜等黑臭河道的整治及寨桥片区污水管网接管工作。新建前黄浜截污泵站,后西巷泵站污水管网2.7KM,配合区水利局做好永安河拓浚的前期准备,全面加强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禁止秸秆弃置于河道、沟渠等水体内,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镇级河道长效管护一律实行统一组织管理。村级河道、河塘长效管护按考核结果由镇实行以奖代补达到水清天蓝的目的。围绕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主题,以节水灌溉、防汛抗旱为目的,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武宜河坊东段石驳及四大圩北三闸改建。完成16座标准化电灌站建设,疏浚镇村河道2.5KM,村庄河塘30个。加速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全面完成寨桥片的自来水接管移交及前黄片自来水打压测试、并启动改建。力争完成灵新圩电网改造工程,全镇新建、增容变压器41台。各行政村重点落实河塘疏浚、防汛工程、自来水提升改造等建设。立项重点水利建设工程以实施意见为准。村庄河塘清淤、吸泥市区镇三级补贴3.5元/方。
6、扩大开放,努力打造现代农业
重点发挥我镇沿湖自然资源,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加大农业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宣传沿湖水产资源开发,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建设一批高效农业优良品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高效生产新技术的观光农业、种养殖家庭农场等项目。凡“三资”在我镇渔业等园区开办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推广基地的,除享受各级农业企业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镇工业集中区同等优惠政策。凡引进外来资本到我镇投资农业项目开发的,对引荐者进行相应奖励。凡被列入奖励或补贴的项目经费,由镇分管领导汇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考核,经费统一在镇财政结算兑现。
各村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及农技队伍建设,做好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等工作,提高惠民、富民服务能力。
前黄镇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2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