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坚持党管干部,严格选人标准,拓宽民主渠道,规范选举程序,切实把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建设工业强镇、商贸新镇、和谐富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1、严格班子职数配备。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村(社区)人口、党员数量和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党组织班子成员职数。村(社区)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一般由5至7人组成,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设书记1人,其它职数由镇党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配强党组织书记。牢牢把握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按照“双强”型党组织书记的标准选人。鼓励和引导优秀现任村(社区)干部、致富带富能手、退伍转业军人、大学生村官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的党员积极参选,切实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发展思路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为党组织书记。通过换届,确保全镇“双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比例达100%。
3、优化班子整体结构。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大村(社区)后备干部使用力度,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年龄、学历和性别结构,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男50周岁以上(196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女45周岁以上(196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一般不再考虑新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本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男53周岁以上(1960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女50周岁以上(196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不再进入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村委会主任男55周岁以上(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女52周岁以上(196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不再进入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男57周岁以上(195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女52周岁以上(196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一般不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企业厂长(不担任村干部)进入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年龄可再适当放宽。加大大学生村官和妇女干部的使用力度,确保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各有一名女性委员。
4、完善党内基层民主。总结运用我镇以往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丰富形式。改进完善选举办法和操作流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做到既依法依规又简便易行。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在候选人推荐、考察、公示和选举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确保选出组织满意、党员群众认可的村(社区)党组织班子。
三、实施步骤
本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自2013年5月下旬启动,至8月中旬基本完成。全镇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保证质量,确保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1、准备阶段(5月下旬至6月下旬)。镇党委组织力量深入各村(社区)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班子现状和党员群众思想动态,排查梳理存在问题、潜在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换届方案和工作预案。组织各村(社区)党组织及时上报换届请示,认真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等工作。
2、实施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下旬)。各村(社区)党组织根据下届党组织委员会职位职数和候选人条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组织开展候选人民主推荐工作;镇党委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全面考察,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按照选举工作程序进行正式选举,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形式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组织领导班子;新当选党组织书记将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向党员群众公开作出承诺。
3、总结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中旬)。做好村(社区)党组织选举结果的报批和资料的归档工作,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总结,书面总结材料于8月10日前报镇党委。
四、相关要求
做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是今年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统筹安排,周密布置,确保换届工作规范、有序、稳妥开展。
1、加强领导。镇党委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各工作指导督查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业务指导和纪律督查。各村(社区)党组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班子,确保各项程序到边到位。
2、严明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要求,组织候选人就遵守换届纪律等作出公开承诺。由镇纪委牵头,建立健全换届选举重大问题、重要信息报送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重视换届选举中的来信来访,坚决纠正和查处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镇党委将适时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
3、完善制度。扎实做好换届后续工作,提升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及时组织新老班子进行工作交接,深入细致做好落选、离岗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的监管。抓好新当选干部履职培训,完善党组织班子成员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配套建设,发展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委员会
201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