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开展“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首要任务。
2012年起把每年的7月定为“党史学习教育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将于下半年召开,镇、村(社区)关工委以此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少年“心向党”,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历史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唱响时代主旋律,使青少年知党、信党、爱党,永远跟党走。
要引导青少年“讲品德”、“见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英雄模范人物。镇、村(社区)、学校和企业要办好“道德讲堂”,并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少年懂得讲责任、讲诚信、讲文明,学会做人,做事,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在学校里做好学生,在单位里做好员工,在家庭里做好孩子。同时,要在全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孝道、讲孝心、做孝事”的教育,组织青少年读“弟子规”一本书,听24孝的故事,学习全国全省和武进百佳、十佳“孝星”的先进事迹,做尊敬和关心长辈的孝事,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尊重和关爱长辈,有孝心、懂感恩的性格品质。
镇、村(社区)、学校和企业关工委要发挥区镇两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组)的作用,每年不得少于1次宣讲活动。要认真组织好读用《关心下一代周报》的活动,学校关工委要积极组织师生向关工报投稿,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周报》的育人功能。要积极配合团区委、教育局组织好中关工委、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工委等六部门发动的举办第23届全国青少年“走向海洋”、“辉煌的五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
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镇、村(社区)关工委要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法制副校长上课全年不得少于1次。
要积极参加“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关爱小组”作用,组织更多的“五老”对失足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开展结对帮教工作,通过情感上关心、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思想上解惑、心理上疏导、行为为纠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要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关爱、帮困、帮扶工作,采取捐资助学,结对助学和设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等有效途径,为他们解决就学、生活困难。
要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阳光驿站)和家长学校等阵地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高办站办校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促进“三结合”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要配合文体站等部门,做好网吧及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义务监督工作,调整充实“五老”监督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监督长效机制,巩固提高监督水平,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全面开展“五有五好”创建活动,夯实基层关工委工作基础
2012年,各村(社区)关工委要开展创建“五有五好”先进示范村(社区)活动(“五有”,即有班子、有队伍、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五好”即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通过一年努力,先进示范村(社区)占全镇的25%;“五有五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学校达到全镇总数的50%;“五有五好”民营企业关工委先进达到10%。开展“五有五好”创建活动,是夯实关工委工作基础的载体的抓手,是推动我镇、村(社区)关工委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有效路径,是贯彻落实中关工委提出的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五有五好”创建活动,关工委班子是关键、队伍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创新是动力,活动是生机。
四、切实加强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关工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
切实加强关工委的自身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高关工委工作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一是抓学习,建设学习型关工委。二是抓队伍,完善组织网络。村(社区)根据人事变动的情况,及时调整充实领导班子,配齐配强,把刚从领导班子岗位上退下来,适合做关工委工作的同志充实进关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配好“一把手”和常务副主任,壮大“五老”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的刚退下来的老干部和退休教师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三是抓制度,规范工作秩序。建立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活动制度、管理制度、台账制度,评比奖励制度等,使关心下一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抓典型,建设创新型关工委,以典型示范引路、推动面上的工作,要求礼嘉片、坂上片、政平片各抓一个典型。五是抓协调配合、营造良好氛围。镇、村(社区)关工委要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党总支和村委支持下,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步跟进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成为党委和政府的助手,要配合有关部门,在工作和活动中,形成思想上联通、在公益事业上联办,在活动阵地联建,在文体活动中联谊,在社区活动中联抓,在工作中联动的“介联”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工作共进的整体合力,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取得更大成效。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委员会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