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政发[2007]36号
关于切实做好《礼嘉镇志(1984-2007)》编纂工作的
实施意见
各行政村、镇各企事业单位、各驻镇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市、区政府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精神,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启动新一轮镇志的编纂工作。为确保新一轮镇志编纂任务的圆满完成,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记载我镇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坚持存真求实的方针,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记载礼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成就与经验,着眼于“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有效服务全镇“三个文明”建设。
(三)继承和发扬礼嘉地方志编纂的优良传统,积极运用现代方志理论和现代先进技术,提高修志工作效率和质量,把《礼嘉镇志(1984-2007)》编纂成质量上乘、经世致用的资料性文献。
二、编纂原则
(一)《礼嘉镇志(1984-2007)》作为续志,应体现承接性、时断性和独立性,要妥善处理好与前志《礼嘉乡志》、《坂上乡志》、《政平乡志》的衔接问题。
(二)在时间断限内,要遵循历史沿革,在不同的时空内分别作出客观的记述。
(三)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力求内容全面完整,同时要突出重点,着重记述断限内全镇改革、建设、发展的新情况,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和礼嘉地情特点。
(四)所用资料要证据确凿、真实可信、典型精当,内容取舍有度,有存史和实用价值。体例要符合志书范式,行文规范,形式多样,图文表并茂,语言朴实流畅。
(五)严格执行三审制度。一审由编志办公室对所编志稿进行自审;二审由镇编志办公室主持,组织有关专家对所有志稿进行复审;三审由镇志编纂委员会主持,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全部志稿进行终审。三审通过后,报武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核验收。
三、体例规范
(一)记述范围:以全镇境内行政区为限,重大事件可以突破。
(二)记述时限:上限原则上从1984年开始(某些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上溯),下限原则上为2007年。2008年之后礼嘉镇发生的大事、要事记到搁笔止。
(三)结构:采用章节体,中小篇结构,横排门类。按照概述、大事记、建置、地理环境、人口、村镇建设、政治、农业、工业、商业、交通、邮政通信、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风土、人民生活、专记、人物、附录等门类次序,分为章、节、目等层次。
(四)体裁:志、述、传、录、图、表诸体综合运用,以志为主。叙而不论,寓论于叙。
(五)对人物传的记述坚持“生不列传”的原则;对在世人物采取简介、名录、以及以事系人的形式入志。
(六)统计数据以政府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统计部门未作统计的,按各行业、各部门的统计实录。
(七)续修志书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行文力求朴实、简练、流畅。纪年、称谓、数字使用、计量单位、表格制作等,按国家关于出版物的相关规定执行。
(八)对收编的资料来源要注明出处;对一些新词语、行业术语、专用名词、外来语等,第一次出现时应加注释。
四、组织领导与实施
(一)编修镇志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镇政府向各村、各单位下达承编工作任务与要求,分管领导对编纂工作实行具体领导。编纂委员会对志书编纂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及时进行研究和协调,必要时须报镇党委、镇政府审定,并负责督促承编单位落实工作任务,及时协调解决修志中出现的问题。
(二)镇编志办公室要按照镇志编纂委员会的要求,实行总纂(主编)负责制,做好《礼嘉镇志(1984-2007)》编纂的日常工作,设计志书编目,分解编纂任务,培训修志人员,指导各单位开展资料征集工作,组织专家评审,落实出版事宜等。
(三)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编纂《礼嘉镇志(1984-2007)》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众手修志、各方有责”的大局意识,按照“一纳入”(把修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各部门工作任务之中)和“五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要求,及时优质完成资料收集供稿等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敷衍以致拖延镇志编纂工作进程,各村各单位要选择1名合适人选,担任镇志编纂信息员,负责向编志办提供各类信息资料。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要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积极为镇编志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征集入志资料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7年7月-2007年8月):成立镇志编委会,成立《礼嘉镇志》编纂班子,确定总纂、分纂人员,组织相关业务培训。规划设计篇目大纲,报镇志编委会审批。
(二)初稿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镇编志办根据任务分工,审核、细化《礼嘉镇志》篇目大纲;依据篇目大纲,搜集、整理、鉴别、核实2007年止的入志资料,写成资料长编。编志办将修改后的《礼嘉镇志》篇目框架报镇编委会审批。
编志办在搜集资料及写成资料长编的基础上,按照续志篇目框架开始编写,完成续志初稿,并征求意见和召开初稿审稿会,形成《礼嘉镇志》初稿(征求意见稿)。
(三)二稿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初稿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由总纂、分纂反复核实、补充、修改,形成《礼嘉镇志》二稿(送审稿)。
(四)三稿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将送审稿送报镇编委会和区地方志办公室审定,召开《礼嘉镇志》(送审稿)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成《礼嘉镇志》终审稿。
(五)验收校核、出版发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将《礼嘉镇志》(终审稿)上报区地方志办公室验收同意,由镇政府正式批准送出版社审核,由总纂、分纂根据验收审核意见再次复核、纠错后由出版社付印,力争在2011年6月正式出版。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