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按照上级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强化监管、加强部门协调、加强镇村联动,通过加强对小作坊、企业食堂、自办家宴、零售药店的监管,减少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规范市场秩序。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确保不发生等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工作目标
现阶段食品安全的目标,就是力争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以及制度体系、追溯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满足全产业链管理要求,使我镇食品安全整体保障能力处于全区领先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和健康需求。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任务,谋划新思路,推出新措施,努力开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加快基层监管体系建设。一是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监管网络建设,明确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和部门重要工作部署,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与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镇食药安委将组织开展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完善考评机制。按照区食药安委办公室组织主要职能部门修订的考核细则,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项目和内容,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资源保障责任具体化、项目化,做到客观、公正地对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进行考核。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以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范为重点,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轮训,并通过上门指导、监管检查等途径,推进企业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岗位。
2.继续加强食品药品评价抽检。镇食药安委办公室要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性抽检的综合管理工作,并安排专项抽检经费,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订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抽检计划,确保年度送检食品300批次以上标准检测。并组织对抽检结果综合分析,发现事情隐患及时查处、通报。客观科学地向社会发布检测结果信息,积极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引导群众科学消费。为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监测水平,健全监测体系,我镇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检测能力,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有利环境和条件。
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完善本村(居)、本部门应急预案,完善应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送体系,细化完善信息报送时限、程序、责任等要求。加强舆情监测,认真核查媒体反映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继续开展综合治理和重点行业监管
(一)食品安全
1.加强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馆规范引导。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的意见》中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全区采取“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分类措施,我镇将认真贯彻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指导和服务,积极提供政策、技术等支持,督促作坊业主改进生产经营条件,鼓励和引导其进入固定场所从事生产经营。通过扶优汰劣、严格把关,使一批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户依法合规。
2.推进企事业单位食堂专项整治。通过对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全面整治,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完善卫生设施,提高企事业单位对食堂的自身管理水平,提升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就餐人数5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5%以上。
3.规范肉品、酒类经营行为。严格肉品检疫检验、酒类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不断加强管理,对货源不清、渠道不明、手续不全的酒类经营企业督促他们及时整改,指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在酒类商品交易过程中保证质量安全,保证酒类商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酒类商品安全信用档案,积极推进“放心肉”、“放心酒”工程。
4.进一步规范家宴监管。各村(居)要进一步落实《武进区农村自办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在做好备案登记的同时,组织民间厨师进行体检,并在村宣传栏对辖区内民间厨师的健康状况、从业资质等情况进行公示,引导农村自办宴席规范化。
5.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风险隐患排查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将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治理整顿和风险监测等工作相结合,及时发现各种隐患苗头,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的作用,使工作落实到基层,力争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要积极配合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对使用非食品原料或非法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经营食品、在畜禽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等违法行为全面排查。(2)对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加大风险监测力度。(3)开展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镇村结合部、工地、学校及其周边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4)加强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监测,将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食品质量安全监测范围。(5)强化活禽、生猪(牛、羊、狗)屠宰检疫。(6)实施食醋、酱油、味精、鸡精和料酒等重点调味品专项监测。(7)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餐具和食品包装物的监督检查,查处使用不合格餐具以及自行消毒不符合规范等问题。
(二)药品安全
1.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规范中药饮片、特殊药品在流通环节的管理,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杜绝特殊药品出现流弊。
2.促进药品使用单位的质量管理。在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对达标单位进行抽查,确保药品使用单位的药品安全。
四、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
1、农林部门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推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2、配合区质监部门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和食品流通市场秩序,重点检查、排除食品添加剂、包装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严防不合格食品、不安全食品上市销售;3、配合区工商部门加强对食品流通许可质量的监督检查,结合网络化监管工作要求,加强日常巡查,完善食品经营主体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购销台账等制度。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控,保持日常快速检测常态化,重点是对各大超市销售的奶制品、肉制品和面食添加剂的检查检测频率和力度。快速检测与法定监测相结合,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控水平;4、组织卫生部门深化餐饮消费环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评定等级的单位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建立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防控和预警机制,有效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对学校、企业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监管,继续做好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5、配合区商务部门抓好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不合格肉品和病害肉等不法行为;6、镇食药安委办将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研讨、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督促各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履行职能的同时,发挥合力作用,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五、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1.加大重要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宣传系列活动,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通过媒体、网络、橱窗、宣传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措施及成效,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大力倡导“人人需要安全食品药品,人人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理念。
2.加强综合协调工作能力培训。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组织人员开展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监管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广泛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安全风险的科学认知水平。
3.认真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线索受理、核查、移送和反馈程序。规范奖励额度审定、奖金管理和发放等工作程序,统筹规划使用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确保举报线索及时核查、奖励资金及时兑现,广泛调动人民群众举报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积极性。
雪堰镇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