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和常政发(2011)147号《常州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意见》。根据区“关于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暨生态优美乡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结合街道实际,现就开展创建生态优美乡村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环保优先方针,坚持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全面实施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庄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使全街道各村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和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成为四有一责村。
(三)在2012年到2013年中要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一个;完成整治巩固提升型村庄三个。
(四)在2013年年各村村委按照“三整治、一保障”的要求,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放整治力度,建好环境长效综合管理制度,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达到环境整洁村庄标准。
(五)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就地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5%。 (六)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全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疏浚淤积河道沟塘,突出整治污水塘、臭水沟,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加快河网生态化改造,加强农区自然湿地保护,提高水系自净能力。推进河道沟塘轮浚机制建设,实现农村河道沟塘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到2013年,全街道村庄河道沟塘基本疏浚一遍,全面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 (七)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在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基础上,按照村级“四有一责”(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改扩建。结合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配套教育、卫生等资源,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覆盖面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满足城乡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八)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积极推进村庄公共绿地建设,方便群众休闲健身。到2013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九)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切实做好偏远零星户的自来水管道延伸,使街道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00%。
(十)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十一)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严格规划管理,依法处置违法违章建筑。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十二)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公厕保洁队伍。建立专项规章制度、固定管护队伍以及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做到运行有效、管护到位、群众满意,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保障措施
街道将成立创建生态优美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由蒋丽任组长,顾国民、臧伟良任副组长,成员由街道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臧伟良同志担任,副主任姜克勇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爱卫科。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村庄环境整治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街道政府职能部门肩负起各自职责;各村委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是村庄环境整治暨生态优美乡村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工作措施。推行街道干部蹲点到村的责任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街道干部齐心合力一起抓,全街道各职能部门配合抓。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促进村庄环境整治各项措施和任务的落实。
坚持“主导在街道,主抓在村、主动在组、主体在民”的原则,全面提升街道级主导力、村级推动力、组级行动力和社会参与力。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街道建管科负责村庄环境整治暨生态优美乡村的牵头协调、规划编制和指导督查工作;街道爱卫科负责指导村庄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街道城管科负责各村违章搭建拆除工作;街道农机科负责指导农业废弃物整治、生态农业、村庄绿化美化工作;街道水利科负责指导河道沟塘疏浚工作;街道环保科负责指导农村工业污染源治理;街道自来水公司负责农村改水工作和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街道交管科负责指导农村公路和公交通达建设工作;街道文广科体科负责指导村庄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和村庄体育设施建设工作;街道财政部门负责财政扶持资金的筹集和监管;街道国土、民政、派出所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做好相应工作。街道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团体要积极主动开展条线活动,带动民众,自觉参与创建活动。
街道财政将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实施以奖代补。凡顺利通过区三星级“康居乡村”的创建村,除区政府优惠和奖励外,街道将予以适当配套奖励。
(四)严格督查考核
各村委围绕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好村庄环境整治暨生态优美乡村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健全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街道干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采取“捆绑式”考核办法,将考核成绩纳入街道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畴。各村以生态优美村庄的标准,逐项逐条加以完善,做到尽可能少走或不走弯路,按时完成任务,跨入区生态优美乡村的行列,圆满完成区下达街道的任务。
附件一:南夏墅街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分类时序推进表
附件二:名词解释
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办事处
二0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一:
南夏墅街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分类时序推进表
整治类型
三星级康居创建村
二类整治村
(巩固提升型村庄)
三类整治村
(环境整洁型村庄)
2012年6月
2012年12月
2013年
2013年12月
整治范围
和标准
位于城街道主要出入口和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等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保留点村庄。要按照“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突出自然生态,加大有效投入,放大亮点特色,彰显村庄自然风貌,须经省住建厅考核验收方可评为三星级“康居乡村”。
已达到“五化三有”建设标准,但不在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保留点村庄。要按照“六整治”、“六提升 ”要求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点对农业面污染、村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水进行整治,达到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
非规划保留点及已划入近期建设拆迁范围的村庄。按照“三整治、一保障”的要求开展村庄整治,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达到环境整治村庄标准。
整治村
名单
戴家
港桥
庙桥 万塔
三河
新联 华阳 九华 胜西 塘洋
南夏墅 桐庄 河东 石柱
合 计
1
2
9
附件二:
名 词 解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