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进区商务局工作思路
区商务局
(2014年1月)
2014年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提升之年,区商务局将抢抓机遇,克难求进,立足科技创新,面向市场需求,促进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续写武进商务辉煌篇章。
2014年商务工作主要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精神、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重大外资项目突破为主线,提升我区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大力促进商贸振兴,全力推动我区商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2014年商务工作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是:工商登记注册外资完成14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3亿美元。
2014年,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进一步提高“引进来”水平。贯彻全市“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的要求,以重大外资项目突破为重点,创新形式、优化结构、提量增质。一是着力强攻重大项目。构筑引进大项目的载体优势,推进开发区加大资源要素整合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的大项目。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努力承接上海自贸区制造业转移及服务外包溢出,扩大“溢出效应”,展示“蝴蝶效应”。二是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链。以《常州市关于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产业链,重点建设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链,碳材料、太阳能光伏、新医药、新光源产业链,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三是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在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发展养老产业,以本地宜居的生态环境为载体,带动和辐射护理、医疗、康复、餐饮等行业发展。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鼓励现有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区域性功能总部,形成“高端势能”。四是着力推进“以外引外”。促进现有外资企业增资,尤其是对有增资潜力的企业加强重点跟踪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议对用地较少的高端项目增资设立扶持政策。五是着力推进“以民引外”。巩固并扩大“以民引外”成果,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引导风投、创投参与我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各类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
2、进一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多角度、多层次实现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大型外贸企业到境外建立品牌展示中心、专卖店、连锁店等机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引导出口企业参加优质境内外贸易展览会,推进电子商务外包企业与出口企业有效对接,逐步建立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营销模式。开拓东盟、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利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优惠税收政策,扩大优势产品出口。二是充分挖掘发展潜力。采取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上门服务等措施,争取将原在区外代理的进出口业务回归我区。密切关注重大外贸项目,继续跟踪恒生联合、中铜铜业和中天等重点外贸企业的进出口情况,发挥这些企业的主力军作用。三是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利用进口贴息等进口扶持政策,鼓励我区企业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扩大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等产品的进口。加快先进技术和装备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四是创新创优服务举措。加强对海关A类企业的培训,提高通关效率,畅通“绿色通道”。增强与海关、商检、外管、税务等涉外职能部门的联系,为外贸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3、进一步稳健“走出去”步伐。通过“走出去”工作网络,推动重点企业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一要服务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境外投资。对江苏海鸥冷却塔增资并购一马来西亚及台湾冷却塔生产企业、江苏恒立高压油缸并购德国油缸生产企业、武进玉菱柴油机在缅甸投资农机生产企业等重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申报和实施境外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要帮助一批朝阳项目申报扶持资金。努力争取各级政府“走出去”扶持资金,梳理我区2014年所有符合条件申报扶持资金项目,跟踪落实情况,提高申报成功率。三要推动一批本土企业试水国际化经营。推动我区新誉集团、今创集团、英特曼电工等一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外收购品牌、建立营销网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探索国际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生存空间。
4、进一步规范内贸市场秩序。通过全局努力,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强化生猪屠宰管理。大力提高全区生猪屠宰行业集约化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屠宰网点,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制定猪肉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二是推进酒类流通管理。重点研究酒类流通由点向面、由中心城区向乡镇延伸的可行性办法,与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配合开展酒类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大力宣传,举办酒类流通培训班,使酒类备案制度和溯源制度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各类执法文书,做到查有案卷、一户一档。三是完善商贸市场结构。优化成熟商圈和特色街区,完善功能区块和商品结构,提升城市商贸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培育大宗商品批发市场集群,推进我区专业市场批发贸易发展;积极参与省级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扶持农、牧、渔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健全农村商品市场体系,按照“创新型、特色型、生态型、文化型”四个基准打造功能互补的城乡消费网络。四是探索行业平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监测工作科学化,打造市场运行监测平台;通过“武进商务预报”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政府调控措施,建设市场信息引导平台;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创新应急商品保障平台;依托商务部门12312、工商部门12315、质监部门12365举报投诉网络以及执法监管力量,形成市场秩序监管平台。
5、进一步优化商务发展环境。一是以各大媒体为载体,积极推进信息建设公开化。利用武进电视台、武进日报、武进新闻网三大媒体宣传商务部门的职能,在区政府网站进行信息公开,在区商务局网站每日更新,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及时报送商务最新信息。二是以完善商务政策为重点,积极推进商务工作合理化。切实把商务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投资促进、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三项职能上来,强化法制约束、政策引导、服务规范,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商务工作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出台一些新的商务鼓励政策,推动全区商务事业转型发展。三是以队伍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干部素质全面化。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端正机关服务态度,强化商务发展人才支撑,努力提高新时期商务系统干部群众认知形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更新思想观念,开阔胸襟眼界,全力培养一支善策划、会协调、熟驾驭的商贸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