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我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特别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平稳实施人口计生政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加快推进武进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和武进中医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武进人民医院内科过渡病房楼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高新区、横林人民医院积极创建二级医院,前黄、潘家、奔牛、湟里、横山桥、郑陆等6家卫生院创成中心卫生院,前黄、漕桥2家卫生院新增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8家镇卫生院具备部分三级手术权限,6个专科被确定为省级乡镇特色科室。广泛实施医疗联合体建设,40%的乡镇卫生院与市、区大型公立医院组建成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实施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工程,新(改、扩)建村卫生室6家,新增省级示范村卫生室5家、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全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全年门急诊诊疗526.7万人次、住院12.75万人次、手术4.89万次,较上年分别增长6.5%、8.8%和14.2%,区域内就诊率达86.7%。
(二)卫生改革纵深推进。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武进三院等3家区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彻底破除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各公立医院进一步改善提升服务,开通绿色通道,设立方便门诊,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技术水平,群众就医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年内,3家公立医院门急诊诊疗137.11万人、住院6.96万人,较上年分别增长7%和2.66%。不断深化基层卫生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全年共采购基本药物2.07亿元。完善基层绩效考核制度,将基础性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由6:4调整为4:6,出台增核绩效工资方案,充分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三)为民实事惠及百姓。城乡居民合作医疗58.18万人参保,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35元。进一步调整优化补偿方案,完善区内双向转诊补偿政策,将金坛市儒林镇卫生院中医妇科等32个特色专科纳入镇级定点医院报销范围,努力提高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全区全年共计补偿271.05万人次,补偿金额3.19亿元,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80.03%。城乡居民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救治8519人次,大病保险补偿8636人次。按人均40元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区已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8万份,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4.77万人、糖尿病患者3.17万人、重性精神病患者6224人。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建成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搭建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档案、新农合、妇儿保、医院管理等信息系统的联网,向市级平台上传数据175万条。
(四)医疗管理全面加强。强化全区医疗质量管理,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夜急诊检查,促进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护质量安全。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理论考核,组织396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建立抗生素药物采购使用每月通报制度,促进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开展药品及部分医用耗材标后管理考核,从源头控制好药品及耗材的质量安全。实施区域医疗用品集中消毒供应模式,有效降低了基层医疗运行成本,进一步保障了病人安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病区的“Nice.home—让生命再次律动”被评为常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中医药就在你身边”文化科普巡讲活动。郑陆卫生院、卜弋卫生院中医科创成常州市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
(五)公共服务覆盖更广。切实抓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推进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累计建成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17家,全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历史低位水平。加强妇幼卫生管理,16家医疗单位通过爱婴医院复核评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孕前孕早期妇女服用叶酸、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惠及群众5.74万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区妇保所被评为全国妇幼健康服务先进集体。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嘉泽镇创成国家卫生镇,遥观镇、雪堰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新增江苏省卫生村4个,53个省级卫生村通过复审。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礼嘉、牛塘等8个镇再次获评“灭鼠、灭蟑、灭蝇”先进镇。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我区创成江苏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
(六)人才科教成果丰硕。引进医学博士硕士34名、紧缺专业卫生人才12名,公开招录医卫专业大中专毕业生78名。调整优化大学生村医工程,新招录大学生村医27名。9名医师入选常州市第六批“青苗工程”培养对象,5名医师入选常州市重点医学和青年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3名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到区级医院参加务实进修培训,新招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学员14名。科研立项31项,其中2项入选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项目。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市、区科技进步奖12项。6名卫技人员获评武进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武进人民医院承办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升格为江苏大学武进临床医学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基地。武进中医医院成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七)人口计生政策平稳实施。稳妥有序实施 “单独两孩”新政,发放再生育证3020张,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8124张。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力度,出具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180份,涉及标的975.93万元。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年共为49869人次发放农村奖扶金2393.7万元,为1463名特扶对象发放特别扶助金771.88万元,为9011名企业持证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奖励金3243.96万元。积极协调和推进企业持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金税务代征工作,共有1300名人员拿到所在企业支付的一次性奖励金。推进幸福家庭建设,深化“人口家庭幸福工程”,为2800对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春晖送暖”走访慰问活动,为计生特困特殊家庭提供精神慰藉和物质关怀,在横林镇、西湖街道建立“阳光爱心屋”。继续开展“博爱工程—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微笑行动”,为49户计生家庭发放公益金 19.7万元。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心系计生,幸福同行”主题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宣传品6万余份,提供孕环情检测等技术服务1.8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9.18万元,进一步落实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规范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实现流动育龄妇女信息异地查询。积极参与武进区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工作。湖塘镇和横林镇消费品综合市场创成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
(八)行业监管依法从严。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开展节日期间餐饮、旅游景区餐饮、餐饮具集中消毒等专项整治10项。强化学校、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共检查学校198家、供水单位154家、公共场所4950户次。配合文明城市复查,加强“五小”行业管理,对2300余家“五小”单位开展3次轮回式检查,检查覆盖率100%。深入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协调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30次,查处取缔黑诊所596户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8人。圆满完成郁金香节、龙舟赛、国际自行车赛等全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30项。
(九)政风行风切实改善。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政领导广泛深入调研走访基层,促进了一批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坚守底线,平安是福”廉政教育大会,组织全系统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500余人到常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深入持久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深化“三型”机关创建,参与“问政面对面”、武进政风热线节目6期。对全区28家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单位开展出院病人和服务对象满意度问卷函调,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