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城管委各成员单位:
现将《2014年全区城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3月14日
2014年全区城管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的关键之年,是全区“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打好“四大战役”的首战之年,更是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机遇之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明确一个中心,实现两大目标,理顺三个关系,规范四项管理,化解五大难题,狠抓六项重点,使全区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的改变,为建设大美武进创造良好的环境面貌。
一、明确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全区“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坚持以建设和谐、精致、生态、大气的城市品质为目标,紧扣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生态文明和改革创新“四大战役”,进一步完善城管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建设大美武进贡献力量。
二、实现两大目标
1、实现争先进位的目标。切实巩固和深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完善考评办法,强化考评力度,理顺疑难问题管理体制,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狠抓问题有效整改,确保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在市级考评中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
2、实现规范提升的目标。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制订出台规范性文件,完善运行机制,依法依规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管理从提升—规范到再提升—再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理顺三个关系
1、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明晰区城管局与湖塘、高新区、牛塘等三个镇区的职能定位;理顺与牛塘镇的管理区间和协作关系,并以此为版本,逐步将管理模式推广到其他乡镇。
2、理顺综合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城管委的牵头协调作用,强化与城市长效管理责任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健全考评奖惩激励机制,调动责任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边缘性、交叉性问题,营造城管委牵头抓总、城管局全面履职、责任部门协力共管的全新城市管理氛围和机制,真正形成“大城管”格局。
3、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整合执法管理资源,实行网格式包干管理,加强部门联动,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内部规范管理,发挥考评考核和纪检监察职能,提升行政效能;建立健全首接责任制,严格按照受理—落实—回复或受理—协调—回复的原则,对于涉及群众举报或平台派遣的问题,实行首接责任制,首接人员必须自始至终抓好问题的有效落实或协调工作,坚决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规范四项管理
1、规范渣土管理。强化渣土车和建筑工地源头管理,完善深化渣土管理“武进模式”,做强做大特色品牌;细化渣土管理标准,制定出台规范管理办法和指导性意见,逐步将城区管理模式推广至乡镇,大力推进渣土管理城乡一体化。
2、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制定户外广告规划,加强设置审批,推进整治提升,形成特色和亮点;坚持规范运作,统筹广告资源,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坚持城镇同步,健全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提高乡镇管理标准,强化对乡镇户外广告的整治力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3、规范环卫设施管理。制订出台硬件设施投入、配置和管理标准,提高环卫设施智能化、机械化水平,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设施完好率,重点抓好乡镇环卫基础设施的改造出新和管理工作,完善全区环卫设施功能。
4、规范网格式巡查和执法。按照“分片包干、定人定岗”的原则,在中心城区建立内容全面、标准明确、责任细化、考核公平的网格式巡查和执法体系,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完善问题发现、快速处置流程,确保城市管理全覆盖、高效率。
五、化解五大难题
1、化解长效管理考评重点项目失分问题。发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作用,进一步理顺住宅小区、大型商贸城、城郊接合部等方面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梳理镇村环境长效管理中存在的工作盲区,强化镇(街道)、村委(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管理主体有效、责任落实、效果明显;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市考评问题扣分在各单位考核成绩中的比重,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减少重复失分;加大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强化督查考核,落实长效管理,确保少失分、得高分。
2、化解建筑垃圾偷倒乱倒问题。强化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根治乱倒偷倒问题;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解决建筑垃圾出路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巡查和处罚力度,坚决遏制偷倒乱倒违法行为的上升势头。
3、化解生活垃圾运输跑冒滴漏问题。深化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加快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步伐,实现环卫车辆密闭率100%;开展全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专项检查和整治,保证车辆完好、车容整洁,加大对跑冒滴漏车辆的处罚力度,督促整改到位。按照常州市将生活垃圾运输纳入考评体系的工作要求,制订出台我区垃圾运输管理实施意见,通过开展环卫基础设施、运输车辆、压缩箱整治提升,实行每月巡查整改考评和即时考评,重点规范乡镇生活垃圾运输,确保市考评不失分。
4、化解“两违”蔓延问题。加大对“两违”巡查监督力度,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加强与纪委监察、规划和住建等部门配合,完善区、镇(开发区)、街道和行政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落实基层政府领导的主体责任,健全“两违”管控责任查究和奖惩机制,发挥基层政府对“两违”管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打击“两违”的高压态势。
5、化解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选址和投入困难问题。加强与国土、规划、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对接协调,落实选址和资金等难题,全力推进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切实保障垃圾转运、消纳的需求;加强基层环卫基础设施配置,通过在镇村长效管理中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各镇(开发区)、街道添置机械设备、改建新建中转站、更新运输车辆,进一步优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六、狠抓六项重点
1、狠抓长效管理延伸。按照牛塘、遥观纳入中心城区考评的要求,及时调整考评标准,加强业务指导和考核监督,确保两镇长效管理考评工作与城区有机融合、顺利过渡;根据镇村管理工作实际,扩展镇村考评内容,将户外广告管理、垃圾运输车辆管理等纳入考评体系,促进基层管理水平提高。与此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部门领导对城镇长效管理工作开展督查指导,强化推进力度。
2、狠抓各类创建和整治工作。深化城镇管理“创三优”、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和省级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拓展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形式,完善奖励机制,力争年内再创成1条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和1—2个省级城市管理示范村(社区),实现城区与乡镇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全力推进“93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常州市高架沿线周边地区综合整治行动,细化整治目标任务,主动会同规划、住建、环保等部门明确责任主体,通过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通报整治情况、定期开展督查等措施,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统筹和综合协调,确保5月底前高架沿线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年内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预期目标。
3、狠抓智慧城管推进。拓展环卫精细化监管平台,加快问题发现、派遣、整改、回复的流转效率;推进渣土监管平台建设,对城区所有建筑工地出入口以及建筑垃圾偷倒、乱倒易发点安装监控探头,实现远程监控全覆盖;完善城管通执法平台应用,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轨迹定位、快速处理等体现在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中。同时进一步规范平台派遣,完善三级平台运行机制,实施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细化案件受理、派遣处置工作流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对动态突发事件和老百姓举报问题的及时处置,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结果、管理有成效。
4、狠抓垃圾清扫收运工作。落实环卫作业责任制,加强环卫机械化设备的配置,提高机械化和精细化作业水平,增加机扫和冲刷面积,下功夫提升支路、背街小巷、城镇结合部、镇村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的保洁水平,全面提高环卫清扫保洁质量;扩大餐厨垃圾收运范围,规范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运输市场化运作,提高对运输企业的考核力度,完善垃圾运输监管机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5、狠抓队伍建设深化。按照“高标准、快节奏、严纪律、树形象”的工作要求,强化城管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武装,指导工作实践;强化教育培训,探索建立培训深造、交流轮岗等制度,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强化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三型”机关建设,认真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权限,加大督查考核,提升工作作风和效能;强化廉政建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规范招投标前期工作和财务管理,推进“3D”惩防体系,树立清廉优良的党风政风;强化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转变执法理念,推进行政指导,确保不发生变更、撤销、诉讼案件。
6、狠抓城管工作氛围营造。借力各类新闻媒体和户外载体,保持全方位、立体式城管宣传阵势;加强对“城管365”服务品牌、亮点特色工作、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彰显城管队伍新风貌;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扩大城管志愿者队伍,深化市民体验城管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