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各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开展质量振兴工作,全面提升高新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高新区质量振兴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争创“全国质量振兴工作先进县(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江苏省“十五”质量振兴计划》,以保障和促进高新区经济健康发展为宗旨,强化质量基础管理,加快与国际接轨,推进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完善质量自律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提升高新区质量整体水平,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 二、主要目标 1、提高质量管理水平。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有明确的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质量档案。30%以上的工业企业职工,40%以上的工业企业领导通过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和质量法规的培训考核。6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ISO9000认证率达35%。 2、提高标准化水平。年内完成采标3项以上,辖区内企业标准覆盖率达98%。 3、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大型企业按ISO10012标准建立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年内8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以上确认。强制核定计量器具受检率达100%。 4、企业依法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做到领证生产,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制度的产品100%通过认证。 5、提高产品质量。杜绝拒抽、拒检行为的发生,确保工业企业产品在国家和省监督抽查中的合格率居于全区先进水平。 6、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大力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努力清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7、名牌战略推进。年内争创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形成一批名牌产品群,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 8、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落实打假责任制,辖区内确保无严重假冒伪劣行为,无重大质量事故,不发生重大制假、售假案件。 9、提高工程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试车、投产和验收一次合格,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6%以上。 10、提高服务质量。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积极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每年争取1~2家以上服务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获得省级以上服务质量奖。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分析质量形势,部署质量工作任务。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列入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 2积极鼓励企业加快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环保认证的步伐,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对高新区工业产品质量状况进行普查,建立质量档案,为领导决策和部门管理提供依据。 3、加强标准、计量等技术性基础工作。积极引导名牌产品和重点产品生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企业“采标”,鼓励企业制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控标准。 4、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大力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年组织申报国家级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只以上。 5、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利用名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加市场占有率。 6、加大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和产品实施严格的跟踪监督检查,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促使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严格认证、认可工作,加强对许可证、3C认证产品企业的监管力度,杜绝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 7、深入开展打假治劣、保护名优工作,为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8、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监管检查,努力消除事故隐患。 9、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促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质量行为的规范。严把建筑材料、现场施工、验收检验质量关,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10、加强对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振兴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健全社会监督网络,为提高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单位要按分工负责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各类培训计划,切实抓好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 以上意见,请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OO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质量 目标 计划 意见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质监局。 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04年3月8日印发 共印2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