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镇民政办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在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为指导,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调压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民政工作职能,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大城乡社会保障力度,强化社会行政管理,着力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真正使各项为民工作落实到实处,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重点,大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一)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低保工作是保障困难人民群众生存权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事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镇民政工作的一大重点。2010年上半年,共有959户、1433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上半年发放低保资金126.8万元,下半年,共有低保对象:925户,1404人。下半年发放低保资金127万元。农村低保我们严格按照分级负担原则全部配套到位,区、镇、村分别负担50%、30%、20%。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和规定为有效解决我镇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今年共办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7户,标准为每户8万元,共办理廉租房补贴2户。至目前全镇共办理经济适用房22户,办理廉租房16户,此项工作在全区位列第三。
(二)进一步做好贫困大病患者慈善救助工作。
今年1月份我镇共有400户贫困家庭得到了慈善救助,救助标准为1000元。5月份我们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病患者调查,报区慈善总会审核后,共有130位大病患者得到了救助,救助标准为5000元。及时为这部分遭受大病的贫困群众争取到慈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及时发放春节临救经费和困难群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去年年底,我镇共发放各村(社区)临救经费33.4万元,由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到困难户手中。春节期间我镇部分群众住房因大雪自然灾害,房屋倒塌。部分村圩堤塌方,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实地察看灾情,对有安全隐患的住户及时进行疏导,经审核共确定倒房户重建对象3户,发放重建资金1万元,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4.4万元。
(四)认真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4月20日上午,按照上级要求,我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全体镇干部,事业单位人员现场共捐款2.98万元。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营造了全镇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五)做好“五保”供养工作。
我镇敬老院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长的精心管理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院内工作制度规范明确,工作人员分工细化。服务工作中能做到耐心、周到。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今年可望被评为常州市文明敬老院。目前全镇集中供养五保户121人。供养标准上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执行,实际供养标准大于5500元/人。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优化村域布局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镇按照村级规模调大、经济实力调强、班子结构调优、运转成本调低、群众生活水平调高、新农村建设调快的要求,将全镇28个村优化调整为16个村,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村平均人口由原来的1940人增加到3553人,4月底,被优化的村班子已经健全,人员到位,办公合署,全镇未出现一次上访。
我镇将村前、新渎、迈步三个村合并为村前村;将蒋塘、沈家、岗角三个村合并为岗角村;将安北、安西、安南三个村合并成东安村;将南星、南隍、蒋堰三个村合并为蒋堰村;将里墅、西墅二个村合并为西墅村;将湖上、香泉二个村合并为香泉村;将蒲村、洋淀、湟里三个村合并为湟里村。通过优化,使新建村规模更大、起点更高、功能定位更清、综合实力更强,全镇优化村域布局工作做到了扎实、平稳、有序。
三、狠抓落实,大力拓展优抚双拥工作新局面
(一)及时召开全镇退伍军人座谈会。
2月3日,我办和人武部及时组织召开全镇上年度退伍军人座谈会,会上,镇政府夏副镇长向他们介绍了两年来湟里镇各项事业取得的喜人成绩。鼓励他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的就业形势下,要一如既往的发扬军人“不怕苦”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湟里镇的建设中,较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优抚安置,措施有力。
去年,我镇共接收退役士兵26名,我们采取了货币安置与政策疏导相结合安置方针,共发放安置补偿金82.5万元,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提高到初中生每人每年6500元,高中及以上的每人每年7000元,优秀士兵奖励330元,三等功奖励1300元,二等功奖励2600元。现阶段我们正在做好退伍军人的报到登记工作。
(三)优抚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今年1月25日,为我镇07-08年冬季入伍士兵77人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57.4万元。为确保我镇困难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5月份我们对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进行了调整,共办理优抚低保42户、82人,发放保障金额6.2万元。共有5位抗日老复员军人享受了中央、省财政生活补助,标准为一次性4500元。以上优抚政策的及时落实使优抚对象普遍感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
四、确保稳定,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一)为保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镇党委政府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工作重点来抓,并规范了考核程序和奖惩政策。
(二)5月7日上午,省民政厅副厅长侯学元、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仲锦来我镇调研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市、区民政局领导张哲浩、刘佩、朱唤忠、姚铭泽等同志陪同。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湟里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并于区、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仔细了解我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以及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面临的问题,听取了大家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议。候厅长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村委会换届选举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重要作用,要组织、引导好群众真正把作风正、能力强、素质高、乐于奉献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严格选举程序、把握关键环节、注重工作细节。
(三)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选举的原则。切实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规范选举程序,保障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深受群众欢迎的、能为群众办事、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人选进村委班子,至11月份上旬我镇16个行政村3个社区圆满完成了第九届村民委员会第三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目前运转正常,同时做到建章立制、总结归档。
五、强化殡葬意识,加大整治力度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并积极实施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深化殡葬改革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镇严格根据上级颁布的一系列殡葬法规和文件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加大了殡葬改革的力度。今年4月份,有人举报北隍村有户人家打算将死者骨灰葬在自留地里,群众反响强烈。发现苗头后,我镇分管领导夏副镇长十分重视,和民政助理及时前往现场察看。在村干部的陪同下亲自到死者家中做工作,经过他们耐心解释后,家属最终同意将骨灰放在安息堂,及时平息了一场乱葬风波。
六、继续做好民安民乐工作
开展为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做好老龄工作的关键所在。今年我镇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开展的“民生幸福行动”,根据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协调人寿保险公司,共为3000多位老年人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实为老年人提供了的一种意外保险保障服务平台。深受广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欢迎。
“民乐”老年观光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种外出休闲观光的服务平台,今年4月19日我镇共组织16位老年人台湾环岛八日胜景游, 部分村老年人协会也多次组织老年人外出参观。使老年人一览祖国大好河山,体会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总之,一年来,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法维护和保障了广大民政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权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请领导指正。
湟里镇民政办
201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