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镇民政科2011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在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为指导,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调压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民政工作职能,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大城乡社会保障力度,强化社会行政管理,着力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真正使各项为民工作落实到实处,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重点,大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一)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低保工作是保障困难人民群众生存权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事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镇民政工作的一大重点。2011年上半年,共有925户、1404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上半年发放低保资金127万元,下半年共有933户,1400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半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35万元,全年共发放262万元。农村低保我们严格按照分级负担原则全部配套到位,区、镇、村分别负担50%、30%、20%。同时,为有效解决我镇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今年共为2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标准为每户10万元。办理1户廉租房租金补贴。
(二)进一步做好贫困大病患者慈善救助工作。
今年1月份我镇共有400户贫困家庭得到了慈善救助,救助标准为1000元/户。5月份我们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病患者调查,报区慈善总会审核后,共有130位大病患者得到了救助,救助标准为5000元/人。及时为这部分遭受大病的贫困群众争取到慈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及时发放春节临救经费和困难群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年底,我镇共发放各村(社区)临救经费41.6万元,由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到困难户手中。去年7月份我镇部分群众住房因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经审核共确定倒房户重建对象10户,春节期间共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5万元。
(四)认真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为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武进的号召,更好的发展慈善事业,按照上级要求4月份我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全体镇干部,事业单位、广电、电信、邮电等人员共捐款3.97万元。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营造了全镇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二、狠抓落实,大力拓展优抚双拥工作新局面
(一)及时召开全镇退伍军人座谈会。
1月15日,我办和人武部及时组织召开全镇上年度退伍军人座谈会,会上,镇政府夏副镇长向他们介绍了两年来湟里镇各项事业取得的喜人成绩。鼓励他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的就业形势下,要一如既往的发扬军人“不怕苦”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湟里镇的建设中,较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优抚安置,措施有力。
去年,我镇共接收退役士兵34名,我们采取了货币安置与政策疏导相结合安置方针,上半年共发放安置补偿金109.15万元,其中镇配套发放40.8万元,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基数提高到每人每年7500元,大专以上的每人每年11250元,优秀士兵奖励380元,三等功奖励1500元,二等功奖励2600元。
(三)优抚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今年1月5日,为我镇08-09年冬季入伍士兵76人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72.6万元。为确保我镇困难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5月份我们对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进行了调整,共有40户、77人享受优抚低保,保障金额7.26万元。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的通知》从2011年8月1日起,对60周岁以上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按每服一年义务兵、每人每月发放10元老年生活补助。8月份我们对全镇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做好材料。共上报材料191份。以上优抚政策的及时落实使优抚对象普遍感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
(四)实施“慰烈工程”做好散葬烈士墓迁葬。
我镇共有5处散葬烈士墓,按照上级“慰烈工程”要求,今年初我镇分管领导和民政助理多次走访烈属,向他们宣传动员“慰烈工程”的意义目的。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工作,3月19日共有4位烈士骨灰迁葬至澄西烈士陵园。
三、积极组织培训,切实加强村(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村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社区)主任的能力和素质,4月份,我镇积极组织全体村(社区)主任参加区委党校为期5天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村委会组织法》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机制,提升了村(社区)干部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求及区政府办发《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我镇于8月8日在湟里高中报告厅召开了镇、村二级干部会议。通过会上宣传发动并下发湟政[2011]31号文件,各村至8月底全部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目前“村监委”运作正常,各项制度完善。
根据武民基[2011]1号文件精神: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一体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市级农村和谐示范社区,提升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我镇今年共有湟里、西墅、村西、葛庄、岗角、香泉、蒋堰等7个村争创市级农村和谐示范社区。10月14日,在西墅村委召开了创建村现场办公会议,会上镇民政助理详细解读了创建标准,强调创建村要按照标准认真落实,并注重软、硬件同时抓。创建会议召开后,我们多次前往上述村查看、指导。通过镇、村一系列准备工作,在11月3日市、区民政局验收过程中,得到了领导一致肯定。
四、积极主动,开展阳湖之星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全镇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定,今年我镇继续开展阳湖之星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11月25日下午,局领导对我镇三个社区进行了考核验收。通过看台账、听汇报、看现场等形式,局领导充分肯定了我镇的社区工作,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求。现阶段我镇三个社区正在查漏补缺。
五、做好老龄工作
(一)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区《“幸福武进”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文件精神,按照区养老服务工作推进要求,为使居家养老服务这一工作切切实实做好、做实,5月18日我镇召开了村、社区主任发动推进会议。我镇今年将再建2个社区、8个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分别为:东安社区、湟里社区、武宜村、蒋堰村、村西村、葛庄村、村前村、湟里村、岗角村、西墅村。考虑到东安行政服务中心的环境比较舒畅、便民服务的优势,镇级服务中心地点设立在东安行政三服务中心内。
(二)做好老年人尊老金发放工作。
根据武民财[2011]27号文件规定,3月份开始对具有本镇户籍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 ,我镇共有80周岁以上老年人2001人,3-12月份共需发放尊老金107万元,其中镇配套发放50%,53.5万元。
以上便是我们一年来的民政工作,汇报如有不当、请领导指正。
湟里镇民政科
2011年12月5日